分享到:

济南一高中老师打造“魔法课堂” 两年引入40多个小实验

济南一高中老师打造“魔法课堂” 两年引入40多个小实验

2022年01月08日 13:26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济南一高中老师打造“魔法课堂”两年引入40多个小实验
    于承霖通过录制小视频的方式,为更多人普及物理科学知识。 受访者供图

  中新网济南1月8日电 题:济南一高中老师打造“魔法课堂”两年引入40多个小实验

  作者 孙婷婷

  “同学们,磁铁可以吸引纯金吗?”8日,在山东省济南市济钢高中高三年级的课堂上,物理老师于承霖正在给学生们讲授“电磁感应”原理。他将家中吊顶上的一小块铝板带到教室,作为课堂小实验的器材。随着他移动手中的磁铁,原本不能被磁铁吸引的铝板,开始随之晃动。通过小实验的演示,为学生们讲解蕴含在其中的“电可生磁,磁也能生电”的原理。

  为了让学生爱上物理、学懂弄通物理,执教9年的于承霖在课堂上使出十八般武艺,利用易拉罐、啤酒瓶、光盘盒等自制教具,通过演示3D全息投影、变颜色的LED灯、太阳能小风车等小实验,让学生近距离感受“物理的美”。

  于承霖的“魔法课堂”从一瓶瞬间结冰的矿泉水开始。在一次教学中,他一改往常的教学方式,将一瓶矿泉水带入课堂。“我拿起瓶子摇晃了一下,水瞬间结冰了。”他说,学生近距离观察后,感觉到物理的神奇,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很多学生回家后也跃跃欲试,想表演给家长看。还有学生会向我请教,为何他做的实验没有成功。”

于承霖通过录制小视频的方式,为更多人普及物理科学知识。 受访者供图
于承霖通过录制小视频的方式,为更多人普及物理科学知识。 受访者供图

  此后,于承霖在完成日常教学任务后,开始不断研究各种物理“魔术”。“浮沉子是什么原理”“电梯里手机为什么没有信号”“‘波’是怎样形成的”……从策划到购置器材,近两年来,他先后设计过40余个小实验。

  “在大多数学生和家长的印象中,物理非常枯燥,公式、定理比较多,如果理解不透其中的原理,非常难掌握。”于承霖告诉记者,在讲解“波”的形成原理时,他让班中11位男生走上讲台,排成一行,依次屈膝、站起。“通过具象的表演,把知识点解释得更直观。而且让学生亲自体验,他们也能掌握到知识点,波传递的是运动形式,并不是物质。”

  “其实物理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很有意思,也很有用,我们身边的很多现象都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于承霖说,相对比传统教学方式,小实验的教学模式对教课老师有更高的要求。“实验并不是一次就能做成功的,需要反复测试。”

  于承霖在给学生讲“空化原理”时,想做一个空手碎瓶的实验。他先是准备很多啤酒瓶,测试好多次,手都拍肿了也没成功,后来改成用橡胶锤拍。为了让学生们了解其中的奥秘,于承霖向学生们展示摄像机拍下的瞬间。“啤酒瓶下的小气泡消亡了,啤酒瓶就碎了,这其中蕴含着一个物理规律——空化。”

于承霖在上课。 孙婷婷 摄
于承霖在上课。 孙婷婷 摄

  于承霖轻松活泼的“花式”教学方式,让原本枯燥的物理课堂变得有意思起来。在高三三班学生王翘楚看来,于老师将书本中难懂的物理知识,变成了一个个妙趣横生的小实验。不仅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更成为高三紧张学习日程中的一种“调剂”。

  除了课堂教学之外,于承霖还是一位“科普类博主”。在他的“你身边的物理学”科普栏目中,已更新“断了电的插座还有电你信吗”“为什么在商场试衣服更好看”等视频。他想通过这种方式,为更多人普及物理科学知识。

  于承霖说,新高考“3+3”模式下,物理学科对学生理解能力、推理能力等综合素养要求更高,考察学生的创新、变通能力。“老师讲解定理,学生不断刷题这种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不再适应新形势。”下一步,于承霖计划尝试做更多新实验让物理知识活起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物理方面的问题。(完)

【编辑:于晓】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