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社会化运营 “胡同美学”点亮市民文化生活

分享到:

引入社会化运营 “胡同美学”点亮市民文化生活

2022年08月11日 11:48 来源:《中国新闻》报
大字体
小字体
分享到:

  “胡同美学”点亮市民文化生活

  【《中国新闻》报作者 魏寒冰 谭雨果 报道】在北京一座古色古香的四合院里,每年举办上千场主题多样的高质量文化活动,包括练舞蹈、排话剧、学插花……这是高等学府的讲堂,还是名流云集的沙龙?其实,这是北京市东城区的一家市民文化中心,通过社会化运营,为附近老百姓打造“黄发垂髫”皆可“怡然自乐”的好去处。

  如今,北京市越来越多基层文化活动中心正在通过灵活的运营方式,将优质而丰富的文化资源带给居民,呈现出不一样的“胡同美学”。

家住北京朝阳门附近的居民在“27院儿”里排练舞蹈。(《中国新闻》报/谭雨果 摄)
家住北京朝阳门附近的居民在“27院儿”里排练舞蹈。(《中国新闻》报/谭雨果 摄)

  资源下沉:市民文化中心变得“高大上”

  作为地铁8号线盾构工程腾退后新建落成的公共文化场馆,“美后肆时”地上一层、地下三层,共有美剧场、美作馆、美食馆、美阅馆、美影馆、美衣馆、美体馆等21个活动空间,总建筑面积5411平方米,是北京老城区最大的基层文化中心。

  “年轻人一般不太愿意走进市民文化中心,因为他觉得特别土,所以我们就起了‘美后肆时’这个名字。”谈起这个别致的名字,运营方优和时光团队负责人卢秋平坦言,其背后的含义其实特别简单直白,“这里位于美术馆后街40号,一年365天,中心每天从早9点到晚9点都开门。这个名字寓意四季更迭,四时更新,美好永不间断,希望大家都能走进来,时时刻刻找到美好的生活方式。”

  美后肆时的确“名副其实”。尽管公共场所受疫情影响偶尔关闭,但2021年美后肆时举办的免费公益活动超过1240场,此外还承接了附近8个社区每周十几次的节目彩排。活动内容上,这里更是尽力满足各年龄段、各文化层次市民的精神需求。老人来了,可以从琴棋书画的国学培训中体验静雅之美;年轻人来了,能在脱口秀、有氧搏击、摄影、文创、手作中挥洒青春的活力;外国朋友来到这里更是格外兴奋,可以跟大爷大妈一起在舞蹈中感受中国文化。

  家住在附近的“80后”上班族张先生一家都是美后肆时的“铁粉”。他告诉《中国新闻》报,“从前的社区服务中心功能相对单一,而且五点多就关门,我们上班族就算想参与都赶不上。这边工作日晚上以及周末都正常开放,全家抬腿就到,各有所学,各得其所。”

  距美后肆时大约3公里外的朝阳门,还有另一家京味十足的社区级公共服务中心——27院儿。这座闹中取静的四合院仅有六七间屋子,面积不大,却透着一股热闹劲儿:东屋做插花、西屋喝咖啡、北屋练舞蹈、庭院里排演京味儿话剧《骆驼祥子》……

  8月的北京天气闷热,下午两点更是一天中最热的时段,却挡不住周边居民参与活动的热情。屋外骄阳似火,屋里格外清凉,很多老人在27院儿的“文人书房”中乘凉,感慨这里“太雅致了”。运营团队、北京ONE艺术创意机构的联合创始人于歌说,文人书房是一个传统的文化空间,专门用来做老北京传统文化讲座、也做过花艺展览,今年的活动主题 “碰茶”(bon cha cha),在名字里融合中文、法语、日语,打造出一种国际文化与中华文化的碰撞感。

  “其实街道和社区本身的文化活动基础都很好,此前就有书画小组、舞蹈队等各种兴趣小组。”于歌介绍,“我们做的是把这些传统文化项目的质量进一步提升,请跨领域的专家来交流,请专业的青年团队共创,让优质资源下沉。这样日久天长,各种资源慕名而来,逐渐汇聚,让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

小朋友在“美后肆时”制作手工精油皂。(《中国新闻》报/魏寒冰 摄)
小朋友在“美后肆时”制作手工精油皂。(《中国新闻》报/魏寒冰 摄)

  内容创新:运营团队匠心独具 照顾居民多样需求

  北京大学教授、国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李国新接受《中国新闻》报采访时表示:“设立于居民社区附近的公共文化空间,建得好不好、功能强不强,直接影响居民的文化服务获得感。”

  近年来,北京公共文化服务引入高质量运营团队,碰撞出别样的“火花”,涌现出了美后肆时、角楼图书馆、正阳书局等一批社会化运营典型,在激活社会力量、丰富服务内容、变革运行机制、提高服务效能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公共文化服务的生命力在于内容创新。运行团队的奇思妙想,颠覆了人们对于社区文化中心传统印象。然而,守业不易,创业更难。这些成功范例的背后,凝结的是管理团队的巧思和汗水。

  “开放以来,我们累计进馆达38万人次,开展公益类群众文化活动2700余场,”美后肆时项目管理团队负责人卢秋平带领着一个12人的项目团队,并通过招募志愿者、兼职人员和实习生等方式补充有生力量。但作为5000多平方米公共空间的管理者,团队需要保证365天“朝九晚九”的正常开放运营、满足政府每年1098场公益活动的考核要求、联系和管理数百家合作机构和外聘讲师、还要照顾好老幼病残各类社区居民的特殊需求。

  卢秋平说,公共文化不是一个盈利的行业,如果没有发自内心的感情,每月赚钱不多,还要事无巨细,那就感受不到快乐了。

  “我至今都记忆犹新的是我们办的第一场音乐会,”卢秋平说,“当时特别紧张,生怕社区居民们不接受,还专门让同事挨家挨户请大爷大妈过来听。但现场效果特别好,叔叔阿姨们有拄着拐杖来的,有推着轮椅来的。看到老人们挥舞着荧光棒说‘好听’‘再来一个’‘几十年都没听过音乐会了’的时候,我们整个团队都非常感动,深深地感到我们的工作是十分有意义的”。

“美后肆时”的手工制衣空间。(《中国新闻》报/魏寒冰 摄)
“美后肆时”的手工制衣空间。(《中国新闻》报/魏寒冰 摄)

  模式推广:如何让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星罗棋布?

  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强调,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区域均衡发展。

  “最近几年,特别是进入‘十四五’时期,中国公共文化服务有了整体提升,百姓生活不断‘花样翻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就体现在这些方面。”李国新表示,“今年6月的调研显示,现在全国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总量18000多个,其中社会力量参与占比约是35至40%,这个数字已经不小了。”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民建中央文化委员会副主任陈少峰表示:“民企承担公共文化运用,这是我国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方向之一,可以盘活各种资源为公共文化建设服务。”与传统的公共文化服务运营模式相比,社会力量参与运营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节省了人力成本,提高了公众满意度。

  在李国新看来,缺乏合格的承接主体,是目前制约我国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困难。作为先行探索,北京市东城区出台了进一步促进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的“1+6”政策文件,为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高质量发展做出了引领示范。“比如确定承接主体的资质条件、政治素质和专业水平;按照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标准,政府要投多少钱,提供什么保障等,都做出了规定”。

  市民对公共文化服务需求不断增加,而社区优质文化活动供不应求。“网红”文化中心的承载量是有限的。拿角楼图书馆来说,疫情前,其一年做了477场活动,平均每天1.3场,然而每周日晚8点在网上发下一周活动的报名通知,基本半个小时内名额就被一抢而空。正如市民在美后肆时的留言簿上所写:如果北京有100个高质量文化服务团队,就是市民的幸福。

  对此,李国新表示,“目前,中国的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建设仍有待提高,发达国家理念对我国最大的启示是设施和服务要体系化。公共文化服务需要标志性设施,更需要在老百姓身边打造星罗棋布的公共文化设施和丰富多彩的高质量服务”。

  (完)

【编辑:唐炜妮】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评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