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评论:3亿网民,涵养中国公民社会的希望——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媒体评论:3亿网民,涵养中国公民社会的希望
2009年01月14日 16:40 来源:山西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13日发布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底,中国网民数达到2.98亿。

  近3亿中国网民,不是因为中国人口基数大而自然产生的“分子”,而是因为信息技术在中国普及和民众追捧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这3亿网民大都属于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一代,这些网上冲浪者留恋的不仅仅是恣肆的娱乐感受,还有意识形态和行为模式的全球化和普世化。这种超前的意识和行为不仅构成了中国社会的多元语境,也会突破互联网的边际对现实社会产生倒逼效应,从而弥补现实生态的短板缺陷,使现实世界和虚拟空间和谐一体。就此而言,中国网民起到了使中国传统社会和最前沿的全球化社会模式无缝对接的纽带作用,是中国现代化的催化剂。

  这不是对中国网民的无限溢美,而是客观评价。俗话说,见微知著。近年来中国社会生活的每一次激荡变化,从高层决策到民间琐事,都会激惹起中国网民的条件反射,第一时间在网络空间得以映射。中国网民发挥出的虚拟力量,已经成为最有力的现实民意,谁也轻忽不得。这股汹涌的民意,不仅让歪曲报道奥运和侮辱华人的CNN道歉,也成为中国社会随时随地监督官员和影响公共决策的力量。以今年发生的几次网络事件观之,中国网民以极其廉价而又非常有效的方式,对权力运行和官员私德进行了全过程的风险监控。这,无疑对整饬吏治,强化官员自律起到了重要作用。

  如果说西方社会津津乐道于媒体监督的“第四权”,中国网民则颠覆了这种精英监督的有限模式,在虚拟网络世界展现了无限监督的草根话语权模式。更堪一提的是,中国政府对于来自网络空间的网民话语权,秉承开放和尊重的态度。每年两会,温家宝总理都会通过网络吸纳多方民意,作为决策参考依据。而参与“两会”的代表委员,“两会”期间开设发表政见和网民互动的博客也已成为惯例。自由言说、自由表达、多元社会,发轫于虚拟空间,中国网民无疑成为权利实践的主角。

  更重要的是,3亿网民构成的网络空间,释放了中国网民的权利意识和自主思维。因为网络,人人成为作家已成为现实;因为网络,新兴的网络经济也渐成规模;因为网络,中国人的创造性也得到极大的发挥。依托网络的中国知识经济智慧也开始崭露头角。当然,虚拟空间也有其固有的弊端,如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法治约束,如存在着信息污染泛滥,如网民不知节制地滥用权利等。但瑕不掩瑜,中国网民从整体上看是好样的。

  网络是青年的乐土,青年是国家的未来。3亿网民,就是涵养中国公民社会的希望。

  张敬伟

【编辑:朱鹏英
    更多社会新闻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