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破获全国最大制售假盐案 涉案盐600多吨——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重庆破获全国最大制售假盐案 涉案盐600多吨
2009年04月17日 17:06 来源:新华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记者16日从重庆市盐务管理局获悉,一个从广东佛山将600多吨工业盐和99.88万个假食盐包装长途贩运到重庆加工成假食盐的假冒食用碘盐团伙近日被一网打尽。该团伙由3个地下加工厂、40多个假食盐地下分销点、100多个假食盐涉案人员织成。自2007年以来,该团伙已制作、销售假冒加碘食用盐600多吨,涉案金额151.8万元,是全国最大跨省市的集供应、加工 、销售一体的假冒碘盐案件。

  假盐销售覆盖重庆15个区县

  2007年岁末,重庆市十多个区县突然出现大范围的假冒小包装加碘食盐,通过清查发现,假盐销售范围涉及重庆江北、渝北、南岸、巴南、北碚、潼南、铜梁、荣昌、长寿、綦江、万盛、南川、九龙坡、沙坪坝、永川等15个区县。

  据重庆市盐务管理局稽查处处长涂红介绍,由于该案涉案面广,执法起来很有难度。首先,查获的假盐都仅仅停留在在零售环节;其次制假盐者非常隐蔽,一般不和零售商直接接触,大都通过各地集镇的较大副食批发商销售,通常在夜晚送货;同时,销售假冒食盐的零售商具有一定防范意识,假冒食盐一般不卖陌生人,而且食盐包装的仿冒水平高、版本更新快,很难辨别真假。

  专案组通过对假冒伪劣食盐的包装袋、盐质、假冒防伪商标、以及假盐的交易方式等进行对比分析后,确定这些已被查获的的假冒小包装食盐主要为湖北盐,很可能来自一个制假团伙。其中尤以铜梁、潼南、渝北、巴南等区县查获的假食盐,数量最大、危害面积最广。

  “带头大哥”浮出水面

  2008年7月初,荣昌盐务分局传来消息,一个叫彭天贵的销售假盐的人交待,有个叫“余华”的三十多岁男子开一辆长安货车把假盐送货上门卖给他。彭天贵提供了“余华”的手机号码。通过对"余华"的手机号码进行追查,执法人员发现"余华"同时与彭天贵和专案组已经掌握的另外几个销售假食盐者联系密切,并且两人销售的假食盐都是湖北产工业盐。

  据彭天贵交待,“余华”住在中梁山、玉清寺附近。专案组一方面多次派员对中梁山、玉清寺附近的商店、街道、门面进行了地毯式的搜查,另一方面,广泛发动群众积极提供制售假盐的线索。通过排查,中梁山玉清寺一带一个叫徐守华的人浮出了水面。又经过8个月的艰苦调查和3个月的布控跟踪,以重庆开县人徐守华为首的疯狂制售假冒伪劣小包装食盐团伙揭开神秘面纱:

  徐守华改名换姓为“余华”,通过在广东佛山的湖南人谭正兵、彭再良等人从广东省大量购进非碘工业盐,同时还通过巴南区长生镇人王国勇骗购盐业公司非碘盐数十吨,又分别从广东和重庆本地购进了制假工具和假冒食盐小包装袋、外包装纸箱、塑编袋等,纠结同乡、朋友甘某某夫妇、徐某某兄弟、王某、冷某某等进行分装加工。徐守华还建立起了由分布我市15个区县40多个分销点组成的假食盐产销网络,用自购的金杯车和租用的货车将假食盐送到这些分销点,再由这些分销点分销到各乡镇副食商店销售给不明真相的广大消费者。

  8名涉案犯罪嫌疑人落网

  11月10日市盐务局启动“秋风行动”,联合公安专案组兵分两路,一路远赴广东、湖南抓捕为徐守华团伙提供制假用工业盐和假冒食盐小包装袋的谭正兵、彭再良等人,另一路负责抓捕徐守华及其在重庆的涉盐犯罪团伙主要成员。

  11月10日一早,徐守华安排团伙主要成员甘某某夫妇、徐某某兄弟、王某等5人到中梁山玉清寺24号门面内加工假食盐,假食盐刚加工完就全部落入法网;同日上午,徐守华又安排他的哥们冷某某跟最信任的个体司机陈某某驾驶渝BK1128货车将假小包装食盐送到万盛区的分销商邓某某,在万盛平山镇交易时人赃俱获;同日中午2时,徐守华在人和制假窝点接广州发运的工业盐时被逮个正着。当天,市盐务局执法人员在徐守华制售假盐团伙租住房内查获大量加工制造假食盐的工具和包装物。11月12日,既为徐守华提供制假食盐原料又分销假食盐的王某某在巴南落网;11月21日,制假用工业盐提供者谭某某在湖南岳阳市华容县落网;12月10日,制假用工业盐和假食盐包装提供者彭某某在广州市落网。整个行动共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11人,捣毁假盐地下加工厂3个,现场查获制假盐原料工业盐20余吨和加工好的假食盐53吨,查获大量假冒食盐小包装、纸箱、塑编袋、专用封口胶以及用以生产、加工假冒食盐的封口机、打码机、塑编袋等制假工具一批。

  据悉,徐守华制售假冒伪劣小包装食盐团伙制售的假冒小包装食盐多达600余吨,参与徐守华制售假冒伪劣小包装食盐团伙的违法犯罪人员达102人,其中以徐守华等8人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李华曾)

【编辑:吴博
    ----- 社会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