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航包机机长与乘务长讲述赴墨西哥接回98名同胞——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南航包机机长与乘务长讲述赴墨西哥接回98名同胞
2009年05月09日 08:08 来源:中央电视台新闻会客厅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核心访问:南航包机接回98名同胞】

  李小萌:现在我们就来到了乘务人员居住的地方,我们被要求只能站在这里和他们遥遥相望,现在我要根据要求,要把话筒封好,然后请我们的工作人员,而且是全副武装的工作人员把话筒带到里面去。来,谢谢你。现在站在阳台上的这位就是执行这次任务的主任机长王世山,机长,您好。

  王世山:您好。大家好。

  李小萌:这两天休息得怎么样?

  王世山:休息得挺好,在倒时差。

  李小萌:不好意思,这次我们只能用这样的方式聊天了。

  王世山:明白,这是对国家负责。

  李小萌:我们说说这次执行任务,这是我们国家第一次派包机到拉丁美洲接回自己的公民,对于您来讲有几个第一次?

  王世山:有三个吧。第一个是航线这么长,这作为我是第一次。去拉丁美洲、墨西哥,我这是第一次。去病发区甲型H1N1流感这个地区是第一次。

  李小萌:您之前做了什么样的准备来保障起降的顺利完成?

  王世山:我们是5月2号下午得到这个任务,接到命令,然后5月3号全体机组进行了准备,包括资料收集,包括传云图、地面航线协调联系,方式方法,包括卫生防疫方面,做了准备。国家卫生部从上海调来一名卫生防疫家跟我们机组一起执行这次的航班任务。

  李小萌:了解一个机场跑道的情况,您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只有地图吗?

  王世山:这个是我们公司运行控制中心从航空公司提供的资料,我们有这方面的图。蒂华纳机场是这样的,在靠近美国的国界线,它的跑道长度只有2960米,宽度是44米。

  王世山:一般都是三千三以上。在这样一个比平常跑的跑道,又窄又短,又从来没降过的地方降落,是怎么一个过程?

  王世山:我们因为是第一次去墨西哥蒂华纳机场,另外还有个航行通告里面讲的,它每天有一个时间段,跑道要从2960米缩短700米,因为会用于维修,所以正好赶上这个时间段。当时当地政府也好,通过我们民航局的协调,他们最后把跑道的修建缩短700米,改期了,到我们飞机到了以后,起飞后,然后再开始修建,是这样的。

  李小萌:针对跑道的特殊性,在操作上有什么跟平常不一样的地方吗?

  王世山:更加精细一点,跑道这么短,我们又是第一次,载着七十九名旅客,任务也比较特殊,操作方面更要精益求精,绝对不能有半点闪失。

  李小萌:第一次降还没有降下去是吧?

  王世山:第一次从墨西哥城去蒂华纳,由于蒂华纳机场大雾,云高只有一百英尺,我们按照他的指示向东落地,当时机场的盲降只有航道,没有下滑道,它的最短高度是840英尺,我们到了960英尺,由于地形警告,跟在雾中看不到地面,就复飞了,拉起来就去洛杉矶备降,因为它离洛杉矶比较近,只有半个小时的时间就到洛杉矶了。

  李小萌:当时第一次雾大没降下来,被降到洛杉矶,您心里着急吗?

  王世山:心里还是在空中有些着急,为什么?第一个是旅客,我们去了美国,首先是美国接受不接受我们这个航班,有没有飞行许可,后来在我们民航局公司的协调下,包括通过外交部,可能最后美国同意我们去备降了。后到洛杉矶就松了一口气,到了洛杉矶,当地的旅客也好、机组也好都在飞机上待命,等待天气的好转。

  李小萌:我知道这一次一共有三名机长是吧?

  王世山:对,我们是三套组。

  李小萌:互相之间大家怎么来轮班?

  王世山:一般都是三四个小时轮一次班,在空中。

  李小萌:除了这个航线是第一次飞以外,这次任务特殊在于还要进行防疫隔离,机组人员怎么去做隔离的工作?

  王世山:我们接受了这个任务以后,国家卫生部派了卫生防疫专家,5月3号上午就给我们机组进行了这方面防疫知识的培训,然后讲解流感的传播途径,同时飞机上配足了足够的药品,比如口罩、手套、板蓝根、达菲。

  李小萌:您在整个执行工作期间都要戴着口罩吗?在机舱里。

  王世山:在客舱里面,全组机组人员跟旅客一样,都是戴着口罩、手套。

  李小萌:您和旅客之间有接触吗?

【编辑:邱观史
    ----- 社会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