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地下六合彩赌博猖獗:组织严密 恶势力参与——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吉林地下六合彩赌博猖獗:组织严密 恶势力参与
2009年07月08日 14:21 来源:检察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近年来,地下“六合彩”赌博活动在吉林省一些地区迅速传播蔓延,并引发了多起刑事案件。由于其组织严密,隐蔽性强,以及恶势力参与,给案件查办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危害后果严重

  一、引发大量社会问题。农安县开安镇的赵德有投注地下“六合彩”,被庄家绑架勒索3.6万元,3名涉案人员因涉嫌非法拘禁罪被起诉;村民王显文因欠庄家8万元现金而被打成重伤。

  2008年,农安县检察院共办理了地下“六合彩”引发的刑事案件18件35人。其中涉嫌非法经营5件7人,寻衅滋事3件8人,非法拘禁4件10人,挪用资金1件1人,故意伤害1件1人,盗伐林木4件8人。

  二、影响地方经济发展。一些彩民将原本准备投入再生产的资金或家中的积蓄,甚至孩子上学的学费都用于地下“六合彩”赌博。一些地下“六合彩”泛滥的乡镇资金流失每年都在千万元以上。资金的短缺严重扰乱了金融秩序,导致民间借贷急剧增加,高利贷现象重新抬头。这一现象也使农村信用社存款持续下降,收贷收息艰难,乡村经济基础遭到严重破坏,直接影响当地生产的进一步发展。调查显示,一些地下“六合彩”严重的乡镇,群众信用率明显下降,一些人将用于发展生产的贷款投入了地下“六合彩”,年终按期还款率下降了10%。

  三、破坏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在地下“六合彩”的重灾区,几乎家家户户都在买地下“六合彩”,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被打乱,地下“六合彩”赌博活动也助长了封建迷信活动。在一些地方,少数愚昧的彩民或求神拜佛,或占卜问卦,或测字算命,直接破坏农村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泛滥原因

  一、庄家的欺骗手段和群众的暴利投机心理是地下“六合彩”兴起传播的关键原因。

  40倍的高额赔率和“某地某人用几千元博得几十万元”的传言是庄家吸引群众参赌的两大绝招。一些群众也把致富的希望押在购买地下“六合彩”上,梦想一夜暴富。

  二、参赌人员文化素质普遍不高,法制观念淡薄。

  参赌人员以农民、个体劳动者为主,文化水平普遍比较低。他们往往把谋取个人利益最大化放在首位,而忽视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法制观念淡薄也导致了彩民对地下“六合彩”的危害性和违法性存在着认识上的盲点,一经诱惑,容易深陷其中。

  三、缺乏有效的控制和打击地下“六合彩”措施。

  由于地下“六合彩”赌博具有赌博过程短、输赢见效快等特点,且犯罪分子多利用现代通讯工具如手机、传真机、互联网等完成赌博行为,用现代交通工具传送资料、用银行卡等传送赌资,每次赌博交易又多是口头交易,一对一交易,很少留下详细的书面记录,在取证上存在很大困难,这对认定犯罪嫌疑人赌博犯罪聚集赌资金额带来很大不便。

  四、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地下“六合彩”之所以难以铲除,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彩票的发行与销售尚没有法律、法规明文规定。在打击非法发行、销售地下“六合彩”方面,法网尚有漏洞。

  预防对策

  一是要加大打击力度。强化侦查人员的证据意识,及时对嫌疑人的电话和上网记录进行收集和保全。

  二是完善彩票管理的法律法规及相关刑事立法。实践中,对私彩经营者有时以非法经营罪定罪,但由于何为“情节严重”,何为“情节特别严重”不甚明确,影响了打击力度。(本报记者 祝连勇 通讯员 周德库 张亚男)

【编辑:吴博
    ----- 社会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