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冰灾期间因车祸去世 兄长接下50万巨债(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弟弟冰灾期间因车祸去世 兄长接下50万巨债(图)
2009年08月27日 15:43 来源:红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虽然是厂长,但曾存粮同时也是搬运工、送水工、司机、推销员。图/记者倪志刚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8月23日凌晨4点半,曾存粮爬起床,打开一墙之隔的小水厂厂房门,开机冲洗、保养制水设备。半个小时后,他回到床上睡个回笼觉。早上7点,他又准时起床,跟打卡上班的工人一道开始生产。一两个小时后,他又开始出去跑业务。

  这个小工厂,是他弟弟曾桂粮留下的遗产,也是巨债的载体。还有2年的时间,这个已经39岁,又是工人又是业务员又是司机的小水厂厂长,要替弟弟还清50余万欠债。

  冰灾期间的致命车祸

  2008年元月,百年难遇的冰灾席卷三湘大地,衡山脚下的衡阳市也是重灾区之一。

  这一年,一场小车祸打破了一个家庭的平静生活。

  “下午5点多,突然接到弟弟的电话,他告诉我说发生了车祸,他的车碰到了电杆上。”在曾存粮杂乱的办公室,满眼疲惫的他开始回忆那灾难性的一刻。

  弟弟曾桂粮那天从衡阳县西渡镇的女朋友家返回衡阳市,结果中途出了车祸,胰腺破裂,情况非常危急。

  曾存粮是祁东县金桥镇罗塘村人,他家三兄弟,他是老二,桂粮是老三。

  车祸发生时,曾桂粮是一个叫做飞翔水厂的小老板,而曾存粮则在水厂为弟弟打工。

  手术费是高昂的。面对弟弟的伤情,曾存粮心如刀绞。从曾桂粮住院那天起,曾存粮开始了“两点一线”的生活:他一边为弟弟昂贵的医疗费四处奔波;一边又得为“飞翔”的正常运转奔波。

  弟弟住院每天需要几千元开销。为了筹集医疗费,曾存粮想尽了办法,将亲戚朋友借了个遍。

  他的家族也拼尽了全力。曾存粮在拿尽自己的积蓄之后,还从岳父母那借来1.5万元。

  虽然经济紧张,但是曾家人却将曾桂粮照顾得非常好,卧床几个月,他连褥疮都没生过,连医护人员都非常感动。

  曾桂粮的病情时好时坏。2008年5月,曾桂粮转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但是,转院仍然没能挽救曾桂粮的生命。这年5月24日,曾桂粮内脏器官衰竭,医治无效身亡。

  50万巨债的煎熬

  曾桂粮走了,留下了一个巨大的包袱。

  处理完曾桂粮的后事,曾家举行了一次特别会议。会上通报:曾桂粮治疗了4个月零8天,治疗费用前后共用了43万元,其中借的钱就有27万余元;在清理他的遗物时,曾存粮又发现弟弟投资办厂时的借款有27万元未还。

  54万元的债务,对于财源几乎已枯竭的曾家人来说已经是巨款。曾桂粮尚未结婚,后继无人,这笔巨债到底怎么办呢?

  曾父年事已高,住在祁东农村,显然无法应付这一危机。曾家大哥在永州谋生,也无力来承接这个烂摊子。而对于曾存粮来说,他刚开始到水厂时是包吃包住1000元每月,几年之后也只是涨到1500元一个月。一个普通的农民工,50多万元的债务对他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

  有家人提出:“事到如今,干脆卖掉水厂,还掉27万元的医疗费;至于其他债务,当事人已死,于法于情于理,我们都可以不管。”人死债销,按民间这个传统习俗来处理似乎也行得通。

  卖水厂的提议基于这样一个残酷事实:曾桂粮过世后,连火化的钱都没有,最后是用水票从一个经销商那抵了几千元钱才办理了后事。而有一个老板愿意出30万元收购水厂,这样可以还清医疗期间的借款。有几个借款人还主动提出钱不要了,他们和桂粮都是兄弟,既然他走了,这笔账也就销了。

  面对这个提议,平时木讷无言的曾存粮非常难受。

  那几天,曾存粮一直处于煎熬之中。弟弟住院时很多事情靠他操办,27万元的借款很多是弟弟打电话他去拿的钱,他太知道借钱时的难处了。特别是到了后期,在治疗没有什么希望的情况下,还有人主动借钱。跟他一个村的70多岁的老人李克友主动打电话给曾家,将省吃俭用积攒的1万块钱借给了他们。后来到了长沙治疗时,还有弟弟的朋友主动要长沙的朋友送了2万元到医院。

  “很多钱都是我经手去拿,老弟打的欠条。那个时候,我每拿到一笔钱,心里都要流泪啊!”曾存粮说,从感情上他无法接受将债务抹掉的现实。

  再则,水厂是弟弟一直经营了六七年,慢慢熬到了今天,他在水厂打工也已经好几年,放弃水厂也很难受。

  自从曾桂粮出事后,水厂资金周转困难,员工人心动荡,几个员工打算辞工“跳槽”。水厂当时刚刚走上正轨,由于资金断流,连水电费都欠下了,万一停产或者资金枯竭,水厂就只有贱卖一条路了。而他,一个每月只有一两千元收入的农民工,怎么才能还清那些巨款呢?即使能正常运转,他知道水厂每年的利润也就是八九万元,全部用于还债也要五六年。

  21张债单全部换成自己的名字

  曾存粮最后下了决心:自己来接下这个摊子,也接下这笔债务。

  办完弟弟后事几天后,曾存粮请来10余位除直系亲戚之外的债主。他先后重新开出21张债单,全部换成了自己的名字。他承诺:“请给我3年时间,这些债我一定还,一分不少,全部还清。”在场的债主无不动容。

  “这些钱不还清,心里过不去。”曾存粮告诉记者:“即使卖掉了水厂,也解决不了问题,其他债主不可能不要钱的,那么大家的债权都要缩水。而且水厂当时还有别人的股份。”

  这个朴实的汉子,一直在外打工谋生,在临近不惑之年时迎来了他人生最重大的决定。

  曾存粮接下水厂的第一个挑战,便是妻子的强烈反对。在得知丈夫私下接下水厂后,她再次找丈夫大吵了一架,并差点离他而去。曾存粮默默忍受着。他知道,水厂要发展,必须要靠妻子的支持。“她是个很能干的人,有些方面能力比我强。为人很好。”他这样评价妻子。

  做承诺简单,履行承诺的背后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他首先跟全体员工开了一个会,说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支持,绝不会少了大家的工资,以后发展大了再回报大家。员工的情绪很快稳定了下来。他把所有工人的生日全部贴到墙上,每到员工生日时总要慰问他们。

  为早日还清弟弟的债务,曾存粮起早贪黑,既当管理员,又当勤杂工。由于高强度的劳作,他有时吃饭连筷子都拿不稳。为节省开支,他独自开着车子送水,从清早忙到深夜才收工,最多的一天送了910桶水。

  他每天早上6点就起床,在工人赶到之前去开机冲洗、维修设备。生产忙的时候,他经常凌晨4点多就起床。

  受他的感染,妻子于秋阳慢慢改变了态度,主动帮他管理后勤事务。

  他坚持着老实人的朴实。一次,一位员工从江东水店回收水桶,点收员发现多收了10只水桶,而对方并不知情。他当即如数送还,令对方感动不已。从经营至今,他与大小客户所签订的合同,没有出现一例因为水厂原因的违约或纠纷。

  一年之后,他的水厂不仅度过了危机,还稍稍扩大了点规模,生产工人从9人增加到14人。在略有流动资金时,他就开始主动偿还欠款。

  情动衡阳

  2008年8月,曾存粮开始迎来了转机。

  衡阳市蒸湘区工商局副局长李向东一年前认识了曾桂粮。一次曾存粮去送水,李向东就问他水厂的老板为何很久没看到了,曾存粮告诉他那是他弟弟,一个多月前就已经车祸去世了,他接下了水厂和50多万的债务。李向东大吃一惊,他把这个事情告诉了消协和个协。

  个协秘书长蒋受国说他去调查了3次,在得知情况属实,曾存粮已经用一点点的经营款开始还债后,将此事报告给了局里。蒸湘区工商局觉得曾存粮讲诚信、敢担当的精神非常了不起,主动去慰问了他,并在他们的协调下,工商、质监、卫生监督等部门免掉了他相关费用一万多元。

  “他的厂子很小,差不多就是个小作坊,曾存粮敢把债务接下来真是了不起。”蒋受国说。

  蒸湘区工商局还主动将曾存粮的事迹提供给衡阳当地的报纸和电视台。

  衡阳市委书记张文雄在看到报道后,做出了批示:曾存粮这样的诚信典型要好好宣传,为打造诚信衡阳营造舆论范围,要在衡阳倡导一种讲诚信的风气。

  2008年9月,衡阳市个体协会向全市个体劳动者、私营企业主发出了向曾存粮学习的倡议书。倡议书说:“弟债兄偿,需要的不仅仅是良知和勇气,更是一种异于常人的坚强与担当。”

  今年6月,他被推荐为“湖南省诚信道德”模范和全国孝老爱亲模范候选人。近两个多月来,衡阳市近百万市民自发为他投票。很多网友发帖赞扬他的担当精神。

  在成为“名人”之后,曾存粮依然踏踏实实地做着他的厂长、工人、销售代表、送水工的身份。

  “现在出去谈业务,成功率要高多了。”他朴实地笑着。

  加上7万保险金已还掉21万

  弟弟过世后,保险公司赔偿了7万元。拿到钱,他立马回了祁东,将七旬老人李克友主动借给他弟弟的一万元还给他。他想多给老人一百元,但是老人却怎么也不肯要。剩余的钱他也马上还给了其他债权人。

  而在经营中只要有了一部分流动资金,他马上就拿去还债。目前他已还掉14万。

  “包括那7万保险金,我已经一起还掉了21万元。”他淡淡笑着。

  在得到衡阳多个部门的帮助之后,曾存粮对于还债很有信心:“还有2年的时间,其他的钱我也应该能全部还掉。”这个个子矮小的中年男人,言语不多,却让人感觉到一份坚强的力量。

  潇湘晨报记者倪志刚 通讯员成新平 成振峰 衡阳报道

【编辑:朱鹏英
    ----- 社会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