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都市白领流行“闪玩” 在另一个城市喝咖啡——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中国都市白领流行“闪玩” 在另一个城市喝咖啡
2009年10月19日 15:45 来源:新华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去感受十月北京香山的红叶吧,在山上享受吹过的风,享受那片红……”这是一位名叫zzz的“闪友”在中国最热闹的社交网站之一——豆瓣网,向“闪玩族小组”成员发布的一条召集帖。

  巨大的工作压力和都市单调的业余生活,使中国的都市白领阶层正自发萌生一种新的娱乐休闲方式——“闪玩”。

  “闪玩”(flash play)一词其实早已存在,而将其作为一种旅行方式的表述,则属于中国都市白领的一种用法创新。

  25岁的黎旭曾在IT行业工作,是“闪玩族小组”的发起人。“简单来讲,我们现在所说的‘闪玩’主要是指一种短期的融旅行和交友于一身的休闲活动。”他说。

  在IT行业工作的那段时光,黎旭一年之中几乎有300天在外地出差。“组织‘闪玩’是想缓解一下旅途的乏味,也算是灵光一现吧。”他说。

  对于黎旭来说,去另外一座陌生的城市转一转,与其说是去旅游,还不如说是去放松一下心情。所谓“闪玩”,实际上不过是一个载体,有人呼应也好,没人理睬也罢,或许,“我需要的,只不过是在另一个城市喝一杯咖啡。”

  “闪玩族”通常会在短时间内通过便捷的网络形式寻找到志同道合的玩伴,再乘坐发达的交通工具结伴前往另一城市旅游。

  目前已经跳槽从事金融工作的黎旭最近一次参加“闪玩”活动,就源于他在QQ公告栏上打出的标语:北京去青岛的往返机票已买,有意者请与我联系。

  经常与网络打交道的黎旭去年11月在豆瓣网上创建了“闪玩”的活动平台,还专设了QQ群,当时完全是抱着一种毫无功利性的随意的向往。

  他觉得:“或许也会有类似我这样的一个人,厌倦了所在城市的某种令人窒息的氛围;或许也有爱好旅游的人,时间的不充裕让他们只能选择短时间地走走看看;又或许存在一些具有强烈好奇心的探索者,探索未知的城市、未知的人。”

  “闪玩”的声势开始逐渐扩散,豆瓣网上跟“闪玩”有关的同城活动已有数个,其中“约陌生人去陌生的城市玩一天”,已经聚集了2378个感兴趣的人。

  “2009年的圣诞节与生日一起在上海过”、“月底一起去厦门吧”都成为召集“闪玩”的热帖。

  27岁的刘轩是安徽合肥某制药公司的一名普通白领。十一期间,他在网上发帖寻找旅伴一起去厦门旅行一天,很快,就有一个和他年龄相仿的同城白领响应。

  “两人都正好想去,就一拍即合了。这次旅行一人花费大概在一千五百元内,还是可以承受的。旅行过程很不错,是次很难忘的经历。”他说。

  刘轩选择“闪玩”的理由很简单:平时工作太忙,也没有女朋友,作为外地人,一个人在合肥漂着,空闲的时间就觉得很孤单。而与陌生人一起玩,人会比较放松,也敢于自然地表达自己,更有一种与现实生活脱离的新鲜感和轻松感,有利于缓解工作上的压力和疲劳。

  黎旭认为,如今白领对“闪玩”感兴趣,可能是“一种对新生事物的好奇吧,况且既可以旅游还能结交朋友,一举多得。”

  何进是安徽省合肥市的一名年轻公务员,也是合肥本地一个网群的群主。他认为,“闪玩”作为人际接触方式是可以的。你和一个人“闪玩”了一次,投缘了,下次约他再“闪玩”另一个活动,可能以后就开始私下联系,从“闪玩”发展到真挚的友谊。

  “80后、90后多为独生子女,他们可以和陌生人短暂地玩一天,这在十几年前是不可思议的。新型人际交往方式的出现,与时代的发展、沟通渠道的更新密切相关。”心理咨询师、同济大学刘亮博士这样看待“闪玩”的兴起。

  他认为,原来受到通讯、交通等工具的限制,人们的交往背景还局限在家庭成员亲戚朋友同学同事之间,而通过网络,如今80后、90后年轻人的交际系统甚至延伸到了整个社会。

  安徽省知名社会学家王开玉认为,“闪玩”火爆的背后折射出年轻白领内心的孤寂和他们对缓解压力的渴望,和陌生人游玩对情绪有一定的安抚效果。

  王开玉同时也提醒说,这种与陌生人出游和聚会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也存在安全隐患,网友见面导致的刑事案件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如何规避风险是摆在“闪玩族”面前的一个已无法回避的问题。

  对此,黎旭认为:“都是成年人了,注意提高警惕就好”,另外,出去“闪玩”事前应先做好旅游规划,确定好旅行线路,要尽量选择人流量大的景点作为“闪玩”地点,旅途中要注意人身和财产安全。(蔡敏 朱青 刘欢)

    ----- 社会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