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的司机遭抢劫枪击 少年立志追凶为父报仇——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摩的司机遭抢劫枪击 少年立志追凶为父报仇
2009年11月27日 17:13 来源:南海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感谢儋州公安局抓获凶手,在九泉之下的父亲可以安心了。”老阿婆的孙子18岁的何小新(化名)及他的母亲41岁的薜秀妃将一面印有“智破命案,为民除害”的锦旗送到曹晶手里。随着何家小院响起的鞭炮声,何小新和他奶奶、妈妈相拥在一起泣不成声……“看到今天的情景,我心里很难过,亲人被杀害,对家属来说是多么痛苦,我们早一天抓获凶手,会早一天减轻老百姓的痛苦,惩处凶手是我们公安机关的职责,我们的责任重大。”曹晶对记者说。

  据记者了解,至11月22日,儋州警方已完成省委、省政法委处置积压命案今年的指标,12宗积压命案全部告破。

  摩的司机遭抢劫枪击

  薜秀妃领着儿子在丈夫的遗像前烧了一柱香,17年前那一天,让他们永生难忘。薜秀妃告诉记者,那是1992年1月25日,丈夫何拔璋骑摩托车出去拉客两天没有回家,一家人非常着急,随后听说附近有村民看到有人开枪打死一个骑摩托车的男人,他们向警方报了警,两天后,在谭泮村的一处山地发现了何拔璋的尸体。“当时,我们的儿子才3个多月,年迈的婆婆、公公哭得死去活来,一家的顶梁柱走了,我们感觉天都塌了。”薜秀妃告诉记者,家里花了8000多元买了摩托车让丈夫拉客养家,丈夫被枪杀,摩托车也被抢,家里没有钱,丈夫的棺材钱还是村民一元一元钱凑起来买的。

  因死者身上有枪伤,儋州警方认定这是一起抢劫杀人案,随后锁定谭泮村村民李杰东为疑凶。警方始终没有放弃抓捕,但因其居无定所,一直抓捕未果。

  少年立志追凶为父报仇

  “小时候,只要我问起爸爸的事,奶奶就一直哭。”何小新告诉记者,17年来,父亲被害的伤痛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他13岁的时候,病重的爷爷把他叫到床边,将这些年上访的资料交给他,他才第一次听说了关于父亲死因的真相。“爷爷说,爸爸的案子一天没破,他死都不会闭眼。爷爷走时怎么都不肯闭上眼……”何小新哽咽地告诉记者。

  从那时起,何小新就决定一定要把凶手找到。他到处打听,坚信一定能替爸爸报仇。“奶奶跟我说了,即使凶手已经80岁,我们也要找到他。我告诉自己,只要爸爸的仇一天没报,我就要找下去!”

  局长接访“抓人交给我们”

  去年9月,小新终于上高中了,在那大安顿好之后,他带着别人给他写的上访材料找到儋州公安局。他了解到每个月15日是曹晶局长的“接访日”,今年5月15日,他见到了局长,说明了父亲的案情。曹晶局长安慰他:“你好好安心学习,抓人的事就交给我们了!”“听了曹局长的话,我感到很温暖。曹局长把他的电话留给我,让我一有线索马上告诉他。”

  何小新告诉记者,10月中旬,有亲戚告诉他,李杰东在西培农场,他马上赶50多公里的路跑到西培。因为没见过李杰东,他给局长打电话,说在西培农场发现了李杰东。当时曹晶局长马上派人赶来,结果那人根本就不是李杰东。

  警方成立专案组擒获疑凶

  “在接到何小新的上访后,曹晶局长非常重视,局长做出批示督办。”儋州公安局副局长周有武告诉记者,警方很快成立专案组,分责到人着手调查。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在11月19日了解到李杰东藏匿在三亚的崖城。当晚,专案组民警连夜赶往三亚。在三亚明察暗访3天之后,发现有一男子与李杰东很像,但因事隔多年,警方不能确定那个男子就是疑犯。最后专案组决定让崖城派出所传讯那名男子。在警方盘问下,男子一不小心就不打自招:“我叫李杰东。”当晚,专案组将李杰东抓回儋州。

  疑凶因赌博输钱杀人抢劫

  据疑犯李杰东交代,案发当日,他赌博输了一百多块钱,就想抢劫,把输掉的钱补回来。在街上看到骑摩托车拉客的何拔璋,他让何拔璋把他送回家。在经过小山坡时,李杰东让何拔璋停车,将身上的钱交出来给他。何拔璋不肯,李杰东拔出枪威胁,何拔璋转身想跑,当场中枪死亡。李杰东将死者身上的100多块钱掏了出来,将尸体拖到田边掩藏起来,骑上死者的摩托车跑了。

  对话 疑凶

  “我知道早晚会被抓”

  在儋州看守所,记者见到了疑犯李杰东。李杰东说,案发后,他逃到湛江,在大排档洗盘子,后又逃到雷州、茂名打杂工,1996年,他又逃回三亚,开始做电焊工。他没有身份证,每份工作都只干几个月就不干了,也不用真名,在三亚也没有固定的住所,都是住在请他干活的老板家里。“在外逃亡的这些年,我一直都睡不好,吃不好,也不敢结婚,结婚这种事我不敢想,因为我不想再害别人了。这17年,也不敢回儋州。只有在1999年的时候,在三亚见过弟弟一面。今年弟弟发生交通意外死了,我也不敢去看他,我知道我早晚也会被抓,现在反而踏实了。”(南国都市报)

    ----- 社会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