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现代版“愚公”:耗时年余成功凿山引水浇地——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甘肃现代版“愚公”:耗时年余成功凿山引水浇地
2010年05月05日 16:56 来源:兰州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山这边没水,山那边有水。我就想把山凿通了,把水引过来,给家门口的菜棚浇水。”今年62岁的肖尔会老人是皋兰县黑石川乡和平村三社村民。2007年,黑石川乡政府号召扶持农户建设日光温室。肖尔会老人和众多村民一样,积极响应号召,从村上领来了乡政府免费发放的钢屋架及2000元费用,准备大干一场。经过453天的努力,肖尔会老人带领全家人一锹一铲地在山上凿出了一条长70多米、高6米的洞,并修筑渠道400米,挖出了一个150立方米的备用蓄水池,将山那边和尚堡支渠的水引到了自家菜棚里。

  为给菜地浇水

  萌发大胆想法

  肖尔会老人告诉记者,当时,很多村民都挑选比较肥沃、浇水方便且离家近的地建设日光温室,而他的地离家都较远。“要是把日光温室建到家门口,不但节省田地,而且方便劳作,一举两得呀。可是这里不是农作区,没有水渠,从哪去去弄水呢?”看着门前大片的空地,肖尔会老人萌生了在家门口建日光温室的想法。但由于肖家居住地地势较高,且没有水渠,缺水成了在家门口建设日光温室的最大障碍。“山这边没水,但山那边有水呀,我们可以把山那边和尚堡支渠的水引过来。”思虑再三,肖尔会老人决定开山引水。而他的这一奇思妙想也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

  说干就干,2007年5月份开始,肖家集中人力物力,每天天蒙蒙亮就开始劳作。没有挖掘机,他们就用铁锹挖,锤子刨,驴子驮,板车拉,中午从不休息,吃点馍馍继续干。一锤锤、一锹锹、一筐筐、一车车的土被一点一点地从山体里面刨了下来,运了出来。每天直到太阳落山,晚霞也渐渐褪去了色彩缤纷的衣裳,大地被黑漆漆的夜色包裹后,肖家人才会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回家做饭休息。次日黎明,他们又开始重复前一日的工作。

  历时一年多

  成功凿山引水

  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历时453天,肖尔会老人带领全家人在没有任何设备和资金的情况下,一锹一铲,一驴一车,终于凿出了一条长70多米、高6米的山洞,并修筑渠道400米,还在山里面挖出了一个150立方米的备用蓄水池,将山那边和尚堡支渠的水引到了自家菜棚里。为了这8分地的日光温室,肖尔会老人吃了不少苦,也受了不少气。在修筑渠道时,有些渠道必须从别人家门前经过,有好多人都不允许,说是挡道。他便逐个下话说情,并帮大家干了许多活,这才一一通过。

  如今,肖尔会老人的日光温室已是硕果累累,仅仅8分地,年纯利润可达2.5万元左右。而平常侍弄菜地,他也比别人省了不少工时,更重要的是,与别人相比,他的菜地浇水更方便,水量更充足。今年,他再次响应乡政府号召,准备借用水源便利的优势在家门口建高架大棚。“现在,我这条山洞可谓一劳永逸了。之前我一直在想,这样做到底值不值?不过现在我觉得很值,我们家有12亩水地,一年下来,落不下几个钱。可这日光温室就不一样了,一年的纯收入就有2万多元。古人说,宁种一亩园,不种十亩田,说的就是这个理!”肖尔会老人感慨道。(记者 罗嫣)

    ----- 社会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