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APP

中新视频

中新网

再访贵州大发渠:从救命“天渠”到致富“金渠”的蜕变

发布时间:2018年10月06日 19:5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解说】因为一条水渠,2017年藏在贵州省遵义市平正乡大山深处的团结村出现在了公众的视线。也正是因为这条水渠,让原本贫穷的团结村,如今,向致富又迈进了一步。10月5日,记者再次实地探访团结村,感受一条水渠带来的致富蜕变。

  【解说】进入团结村,一栋栋崭新的房屋映入眼帘,以前泥泞的小路,变成了硬化路,路边停放着不少的车辆,漫步团结村的田野间,不时会碰到一群又一群前来旅游的游客。而在整个团结村,最为热闹的就数“时代楷模”称号获得者、“当代愚公”黄大发的家中, 游客们慕名前来感受大发精神。

  【同期】游客 王女士

  来黄大发的这个叫大发天渠,亲自过来看一下,给孩子做一个很好的一个教育。

  【解说】“大发渠”,是“时代楷模”获得者黄大发带领200余名村民历时36年三次修渠,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硬生生在绝壁上,凿出的一条地跨3个村、近万米长的“生命渠”。这条原本只为解决当地村民饮水难的水渠,如今在企业对口的帮扶下,正发挥着它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上至水渠,原本很窄的水渠边上修建了木栈道,游客伴随着水渠行径,下至村寨田野,不少建筑风格独特的民宿,更是成为了游客们“宠爱”的休息圣地。

  【解说】提及当地一房难求的民宿,这可让当地村民唐小松笑开颜。2017年,知道家乡要做旅游开发,原本在外打工的唐小松辞职回乡,用“破旧”的房屋入股,企业负责改造,十年后可以返回自主经营权。这种方式,在唐小松看来,一举两得。

  【同期】遵义团结村村民 唐小松

  以前我们想出去打工,就是家里这个条件不好,交通也不方便,在家里没有什么收入,必须出门打工来维持生活,然后现在今年在我们这里搞旅游区,然后现在我们可以在自己家里上班,我家的房子是暂时租给他们几年,然后到时候会还给我们,到时候我们都自己会成老板的。现在在家里比外面好,因为方便一点。

  【解说】唐小松告诉记者,自己的妻子、父母现在都在景区里面工作,家里的生活也过得越来越好。

  【同期】遵义团结村村民 唐小松

  在外面打工赚钱赚不了的,外面消费很高,虽然工资有个三四千块钱,你要除开房租费那些,一个月也存不了多少钱,现在回家,一家人大家都在里面上班,还可以带小孩。

  【解说】和唐小松一家的情况一样,如今,团结村大部分的村民都在景区内找到了工作。他们或自建农家乐、或改建民宿、或专门种、养植.......以前寸草不生的团结村,现在已经变成了农旅一体的生态旅游村。

  【同期】中天金融集团团结村扶贫工作队负责人 谭丹

  团结村的这个一个新生,实际上某种程度也是因为老支书他们,当年修的这条渠引起了各界的一个关注,所以我们认为这条渠它的价值原来是一条引水灌溉的一个功能渠,那么现在它完全有条件、有基础,变成一个这种参观也好、学习也好,这方面的这种功能渠,所以我们一开始就抓住了这么一个点,希望能够通过我们旅游的打造,大发天渠品牌的塑造,包括我们农业品牌的一个塑造,能够真正实现,把生命渠变成致富渠这么一个目标。

  【同期】“时代楷模”称号获得者 黄大发

  原来草都不生,现在就是说,很多人都走这个地方来了,那么我们比较高兴,我比较高兴。我们的家乡已经改变了,各方面都改变了,老百姓的生活已经提高了。

  【解说】记者采访至傍晚,团结村的村民们开启了茶余饭后的生活,大人们或在家里追剧,或出门散步,小孩们或追逐嬉戏,或切磋球技.......整个团结村,充满着欢声笑语。

  (袁超 瞿宏伦 贵州遵义报道)

责任编辑:【刘羡】

特别推荐

视频排行榜

关于我们| About us|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3042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