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发行狂吹债券风 “新宠”还能红多久——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证券频道

新基发行狂吹债券风 “新宠”还能红多久

2010年07月15日 18:23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基金发行风向再次发生变化,低风险的债券型基金将成为基金公司力捧的“新宠”,而基金经理们对这些“新宠”能否“生逢其时”,仍然未有共识。

  今年以来成立的68只新基金中,仅有5只债基,占比不到一成。年初以来,截至7月14日,债券类基金平均业绩达到2.24%的收益,足以让单位净值平均折损近两成的股票类基金艳羡不已。不过,基金人士对下半年债市能否延续辉煌存在很大分歧。

  北京某大基金公司固定收益投资总监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基金产品发行与市场多数时候相悖;下半年债市投资风险和收益并存,形势却不如上半年乐观。鹏华基金债券分析员刘建岩则认为,由于通胀趋势有所缓和,加息预期减弱之际,下半年债市整体环境仍然向好。

  平均收益率2.24%

  债基称霸业绩榜

  2.24%的平均收益,若是在去年“牛市”,投资者根本不屑一顾,而在现今市道下却另当别论。根据WIND数据,年初至7月14日,上证指数下跌了24.62%。而1月1日至7月13日间,开放式偏股型基金单位净值平均缩水率为16.31%。业绩表现最“惨烈”的基金同期跌幅高达31.07%。仅有嘉实主题精选一只基金取得了正回报,单位净值增长率为6.83%。

  债券类基金的业绩则好看得多。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3日,126只债基(A/B/C分开计算)平均业绩为2.24%,仅有19只基金出现负回报,占比不过15.08%。其中,东方稳健回报继续领跑同类,年初至今单位净值回报率已达到9.38%。紧随其后的分别是中欧稳健收益A、博时信用债B和博时信用债A,同期单位净值回报率各为6.89%、6.69%和6.69%。

  平均募集21.44亿份

  债基规模胜股基超三成

  今年大盘宽幅震荡,股债市场间的“跷跷板”逐渐向债市一方倾斜,新旧债基同时成了市场追捧的对象。根据WIND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126只可比债券型基金的总份额已经上升至774.736亿份,较2009年底增加了2.29%,而二季度增加总份额为16.55亿份。其中,共有54只债基出现了净申购,占总数的42.86%。

  相比之下,偏股型基金则逊色得多。据本报统计,截至6月30日,纳入统计的335只偏股基金(成立满6个月),基金总份额达到17281.12亿份,相比去年末的17147.03亿份,增加134.09亿份,即上半年偏股基金净申购率0.78%。

  在新基金发行市场,同样可以看到市场对低风险产品的偏爱。WIND统计显示,截至7月14日,截至7月14日,总共有62只偏股型基金成立,平均募集规模不过16.1亿份。而同期成立的银华信用债、长信中短债、招商信用添利、国联安信心增益和鹏华信用增利A/B等5只债券类基金平均募集规模达21.44亿份,较偏股类基金多33.17%。

  下半年,债券型基金将继续扩容。根据和讯网数据,目前在发的14只新基金名单中,赫然出现了工银瑞信双利A/B、华商稳健双利A/B、博时宏观回报债券A/B/C3只债基的身影。此外,证监会公示的8只在审基金产品中,便有中欧增强回报债券型基金、天弘永泰分级债券型基金、鹏华丰润债券型基金、银华信用双利债券型基金和富国可转债基金5只债券类基金。

  新基发行落后市场潮流

  新债基热能否逢时

  “从过往经验来看,基金产品发行与市场表现通常是相反的。”前述北京某基金公司固定收益投资总监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此话也算不假。2009年一度出现了债基发行热,而当年债券类基金平均回报率仅为4.65%,远逊于同期股票类基金71.73%%和混合型基金50.83%的平均回报率。而今年初出现的一波股基发行热潮,可惜偏股基金年初至今单位净值平均缩水超过16%。

  该人士认为下半年的债券市场不容乐观,上半年表现优异的信用债尤甚。“下半年债市风险和收益并存,但形势不会像上半年那样好。理由是政策越紧,债市表现会是越好,下半年政策很大概率会较上半年放松。”他强调。“此外,债券目前收益率都不错,估值已经不低,其价格已经反映了市场的乐观预期。信用债的风险最值得警惕。”

  相反,目前上报了新债基的鹏华基金却表示看好下半年债券市场。鹏华基金债券分析员刘建岩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下半年债市整体继续向好,理由是通胀有所缓和,经济形势决定加息难以成行,货币政策不会有剧烈变化,债市资金面将保持宽裕。

  今年5月份,鹏华刚发行了名为鹏华信用增利A/B的债券类基金,目前该公司上报的鹏华丰润债券型基金正等待证监会审批。 (游敏常)

参与互动(0)
【编辑:王安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