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证券频道

计算机行业:长期看淡硬件

2011年09月21日 10:49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整体来看,我国计算机行业未来仍然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一方面,硬件使用年限增加,虚拟化及分布式技术成熟,IT投资决策依据转向软件和服务,电子终端产品相互融合等行业特征将使得硬件产品的需求下降;另一方面,软件即服务以及有偿服务观是大势所趋,将使一些软件企业走上快速增值的道路。

  长期看淡硬件

  后金融危机时代对IT投资行为的影响深远而长期持续,这均将导致对硬件需求的减少和业内企业竞争的加剧。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摩尔定律与吉恩特定律依然有效,硬件折旧期限可能延长(IT硬件使用年限增加)。计算机硬件的发展速度长期远高于相应软件的发展。CPU是按照摩尔定律来发展,也就是芯片的性能每18个月翻番一次。网络是按照吉恩特定律发展,即每半年时间网络带宽翻一番,而软件发展相对滞后得多,以Windows操作系统为例,平均3年推出新版本。这种发展速度上的差异给IT硬件折旧期限延长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

  二、虚拟化及分布式技术的日益成熟。虚拟化与分布式技术的日益成熟与普及,将改变IT系统架构的设计规则。以往IT系统以软件+硬件构建单个应用系统,以实现该系统的安全性、可用性、可扩展性及其性能要求,从而完成整体系统的设计和规划,将转变成以应用软件为目标,从整体系统的统一考虑各子系统的安全性、可用性等要求,最后利用虚拟化和分布式技术来确定最终的硬件资源,这将在较大程度上减少IT硬件资源的冗余和闲置,减少对硬件的需求。

  三、IT投资决策依据将发生变化。金融危机以前,企业领导通常将IT投资视为企业收入的一个百分比。现在IT部门必须根据企业业务的影响来衡量IT,也就是说他们必须展示IT将如何提高企业的收益,而这将导致IT投资更多的向与业务相关的软件与服务方面倾斜。

  四、电子终端产品的融合成为趋势。随着硬件技术性能快速提升,器件小型化技术,以及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服务模式的不断发展,目前多种类型的电子终端产品,包括手机、计算机、PMP、电子书等等在未来融合成一个到两个产品如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成为大势所趋。这将导致传统计算机硬件总需求可能下降,而原先在各自细分行业竞争的厂商将成为面对面的竞争对手,行业的竞争格局和强度都可能发生巨大的变化。

  软件与服务进入价值提升通道

  中国政府于2010年10月18日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提出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8%左右,2020年力争达到15%左右。新一代信息技术位列七大新兴产业之一,且被定位为2020年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战略地位突出。这一纲领性文件是国家长期产业布局的方向,后续还将有多项扶持振兴政策、细分行业规划出台,各级地方政府也将积极响应。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升乃至翻倍,将带动信息技术行业一大批相关公司的迅速成长壮大,对行业的影响广泛而深远。“十二五”期间,我国政府将持续深化以实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提高经济社会的信息化水平目标的推进与落地,未来几年我国在地理信息系统、北斗导航系统、石油勘探数据处理、物联网等领域IT支出将会保持明确增长,这都将拉动相关配套IT建设的启动,成为IT投资增长的主要动力。

  虽然与计算机硬件市场类似,我国在软件产业的中上游,比如操作系统、数据库、开发工具、中间件等主流领域均被西方企业控制。我国软件企业更多的从事于应用软件的开发、集成和服务。但我国应用软件市场空间巨大,随着软件即服务(SaaS)以及有偿服务观念逐步被认可和接受,我国软件企业在未来几年面临巨大的市场机遇和价值提升空间。

  2011年前7个月,我国软件产业实现软件业务收入9588亿元,同比增长29.6%,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7月份完成软件业务收入1523亿元,同比增长31.4%,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2.9个百分点。在分析2008年、2009年、2010年与2011年前7个月时间段我国规模以上软件企业数量、营收规模相对于软件产业产值同比增速的数据后发现在2011年前7个月我国规模软件企业在平均营收规模上的增长贡献了整个软件产业增长的绝大部分,一改以前企业数量的增长贡献率较高的局面。这初步说明,我国软件企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开始进入一个良性、稳定和理性的竞争氛围。中国应用软件企业开始进入一个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而不断提升自己价值空间的上升通道。  □长城证券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安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