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证券频道

新低记录屡屡刷新 两角度观察有无真正反弹

2011年09月26日 09:44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大盘近期屡屡受到“黑天鹅”事件冲击,前期2437点被击穿之后,新低记录屡屡刷新,2400点也岌岌可危。市场普遍期待的底部迟迟不能到来,没有最低只有更低的走势令投资者心中早已没底。目前A股市场已经处于极度边缘化状态,外有欧美债务冲击,内有货币紧缩政策加码,加上新股扩容不断,依靠市场自身无法拔出泥潭。目前的市场困境在很大程度是由政策导致,四季度市场能否出现转机仍有赖于政策转向。我们判断,11月前后政策转向的概率较大,在滞胀风险加大的背景下,政策松动将推动A股市场展开较大级别的反弹。具体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分析阐述。

  首先,通胀洪峰已过,货币紧缩政策可能接近尾声。在经济回落、基数降低的双重影响下,物价攀升动力开始后劲不足,可以确认7月份的CPI高点是本轮通胀的峰值。通过对食品、非食品类价格趋势的梳理,预计四季度末CPI月度数据将回落至5%左右,明年一季度末月度数据将回落至4%附近。考虑到饲料价格、季节性需求、人工成本、国际流动性释放的复杂形势,未来食品类价格环比变化仍有阶段性上涨的可能,通胀高峰已过,只是投资者的通胀预期转变不会快速实现。值得关注的是,近期美国通过4000亿美元扭转操作取代QE3,经济二次探底风险加大,美元指数大幅上升,能源、金属、农产品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大幅下跌,如果下跌形成趋势,则有助于通胀的快速回落。从这一点看,经济衰退其实也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导致企业利润下降、失业率上升,但是正面影响就是通胀也会同步下降,所谓“冷火鸡”效应就是如此。相对中国这样一个制造业大国而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的正面影响更大一些,所以应该密切关注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引发的通胀回落预期变化,同时判断货币政策转向的时间点。

  其次,经济持续减速,财政政策可能先于货币政策进入逆景气周期操作阶段,经济转型、推动战略新兴产业仍然是财政政策着力点。中国经济延续了二季度以来的减速格局,外需方面,欧、美债务问题的解决伴随着长期的财政紧缩代价,外围经济增速可能趋势性下降,预计中国未来两个季度的出口增速分别为22%、19%左右,考虑升值因素后,实际下滑情况可能更差。内需方面,虽然制造业投资平稳,但是地产与基建投资增速处于扩张拐点期,预计中国未来两个季度投资增速分别为22%、21%左右。从经济周期角度考虑,总需求和通胀双回落,必然导致经济从滞胀走向衰退。预计中国未来两个季度GDP增速为8.9%、8.8%左右;就衰退程度而言,定义其为转型期的小衰退,幅度介于2005、2008年之间。从政策选择看,由于通胀仍然居高不下,货币政策仍将维持紧缩不变,但是财政政策将会更加积极。一方面需要通过财政政策推动经济转型,通过财政补贴、减税等政策扶持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需要加大公共领域财政开支,扩大内需,防止经济“硬着陆”。

  从市场短期判断,2400点整数关口仍然难以轻言底部,根据熊市不言底,个人投资者只能采取右侧交易,等待底部出现后加仓不迟。在具体品种上,二季度以来的去库存化特征还在延续,从去库存发生的顺序“投资-可选消费-中游化工行业-必需消费”看,中上游景气回落在股价上已有反应,而食品饮料、餐饮、纺织服装等必需消费品正面临景气拐点的考验。在经济缓慢衰退、存量资金博弈的背景下,具有早周期特征的行业,如汽车、钢铁、交通运输、家电、煤炭存在相对配置意义。对于大消费板块,建议经历调整风险后,自下而上选择优质公司介入;主题投资方面,建议关注超募成长股,在衰退环境中,具有雄量资金实力、占据细分行业龙头地位的公司,仍具备穿越周期的可能性。 □长城证券 张勇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安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