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证券频道

基金第三方销售将开闸 各路资本不惧先亏两三年

2011年09月26日 10:51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10月将是第三方销售牌照申请开闸的时间。之前出台的《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犹如一声发令枪,激发了诸多第三方销售机构争夺公募基金销售牌照的热情。记者了解到,有20—30家机构跃跃欲试,积极备战,意欲切分这块大蛋糕。不过,直至目前,基金第三方销售的盈利模式以及市场空间仍然存在太多的未知数,热情高涨的先行者必须直面艰难的拓荒期。多家拟申请牌照的机构表示,已经做好了2—3年内亏损的心理准备。

  □本报记者 黄淑慧 上海报道

  等待临门一脚

  基金第三方销售牌照可谓炙手可热。从《管理办法》出台至今仅3个月,牌照角逐者的名单已经拉得很长,好买基金、东方财富网、新浪、和讯、诺亚财富和展恒理财等机构均在列。据业内保守估计,有意申请牌照的机构约为20—30家。

  除东方财富网、新浪、和讯等网站外,好买基金等长期从事基金研究并已涉足私募产品销售的机构积极性很高。一些券商、基金、银行的理财中心有意独立出来开展基金销售业务。部分上市公司也释放出参与基金第三方销售的信号。恒生电子(600570)9月17日发布公告称,对杭州数米网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增资扩股,后者的注册资金将由目前的2000万元增至5000万元。同花顺(300033)9月20日发布公告称,拟使用自有资金3000万元新设全资子公司,新公司将负责第三方理财产品销售与服务、理财产品研究、开发及相关技术咨询以及投资咨询、投资策划等业务。

  受基金第三方销售的美好前景的吸引,一些具有基金管理公司背景的专业人士纷纷投身于这一浪潮。在数米网增资完成后,曾任中欧基金管理公司副总经理的陈鹏以725万的出资额占14.5%的股份。事实上,第三方销售机构人员的一大来源就是基金管理公司的电子商务销售部门。

  拟申请牌照的机构或以品牌站稳市场,或以研究见长,或持有丰富的客户资源,或与基金管理公司有长期的合作,都在为第一批基金第三方销售牌照进行紧锣密鼓的准备。

  “最终参与者的数目可能更多,首批申请者很难说不会达到四五十家。”一位有意申请牌照的专业财经网站人士表示,不少参与者未必有很充分的准备,它们只是看到了牌照的价值。好买基金总经理杨文斌预计,未来2到3年内可能出现50到100家基金第三方销售公司。

  在经过了几个月的准备后,多家拟申请牌照的机构表示,目前资金、人员和系统对接等方面的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只差“临门一脚”。所谓“临门一脚”指的是两份文件的出炉,一是《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结算资金管理暂行规定》的定稿,二是申报资格的实施指引。此前,《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结算资金管理暂行规定》已经发布征求意见稿,现在大家正在期待最终的定稿。申报资格的实施指引会对申报的具体条件、申报材料格式和申报流程作出详细的规定。

  多家拟申请牌照机构的人士认为,虽然各路资金对于首批牌照的热情颇高,但首批拿到牌照的公司数目不会太多,首批胜出可能性较大的仍然是已经为此业务筹备多年的几家公司。

  价格战肯定会发生

  在牌照申请前的竞争已经如此激烈,参与者们自然地意识到业务正式开展后的局面。“价格战肯定会发生,最初几年亏损也早在预期之中,但惨烈到什么程度还要看届时参与者的多少以及各方的博弈。”上海一家拟申请牌照机构的人士如是说。

  基金第三方销售机构未来收入可能由三部分构成,包括销售手续费、客户维护费(俗称尾随佣金,即基金从管理费中分给销售机构的费用)和可能向投资者收取的增值服务费。

  对于第一部分收入,展恒理财中心的一份报告指出,目前基金的申购费率为1.5%,但网上申购一般打四折,第三方基金销售机构理论上能拿到0.6%的申购费率,但事实上不可能将这部分都收入囊中,因为还必须向第三方支付平台和监管银行支付相应的费用。据透露,第三方支付机构可能提取最低0.3%左右的费用,目前有监督资质的商业银行对于第三方基金销售的监督业务每笔收取0.1%-0.2%左右的费用。

  如果按照该报告的数据测算,在0.6%的认购、申购费用中,扣除交给第三方支付平台的0.3%和监管银行的0.1%,第三方基金销售机构就剩下0.2%左右的收入,而且还要扣除5.5%的营业税。照此算下来,就基金销售手续费而言,第三方销售机构获取利润的空间极小,甚至连经营利润都很难维持。

  对于第二部分收入即尾随佣金收入,多家拟申请牌照机构的人士坦言,虽然今年上半年基金管理公司支付的尾随佣金平均占管理费收入的16.68%,但对于从零起步的第三方销售机构而言,由于初期存量规模有限,这部分收入会相当有限。况且,与银行的强势地位相比,第三方销售机构在面对基金公司时的议价能力相对不足,能够分得的管理费比例不会像银行那么高。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安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