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证券频道

三连阳拨动投资时钟 四看点指向黎明前夜

2011年10月27日 07:44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按照美林投资时钟理论,目前中国资本市场正处于宏观经济增速和通胀水平双下行的“衰退”阶段,这一阶段的特征是债市走牛、股市筑底。近期,伴随债券收益率的显著下降,关于股市是否即将走强的讨论开始增多。考虑到股市对宏观经济预期的充分反映,在2300点,A股大概率已经处于底部区域;但鉴于投资时钟刚刚进入到衰退阶段,资金情绪以及宏观数据的潜在波动仍将频繁,系统性上涨机会或仍需等待,只是股市筑底过程正在进行。

  □本报记者 龙跃

  投资时钟四阶段

  美林投资时钟,是一种将经济周期与大类资产轮动相联系的投资理论。通过近十年的观察发现,该理论对中国资本市场同样具有显著的指导意义。

  美林投资时钟是按经济增长与通胀的不同搭配,将经济周期划分为四个阶段:“经济下行,通胀下行”构成衰退阶段,“经济上行,通胀下行”构成复苏阶段,“经济上行,通胀上行”构成过热阶段,“经济下行,通胀上行”构成滞胀阶段。就资产配置来说,在衰退阶段,债券是最佳品种;在复苏阶段,股票具备明显超额收益;在过热阶段,商品将明显走牛;而在滞胀阶段,投资者持有现金最为明智。

  具体到中国资本市场,虽然中国经济有相对独有的特点,比如经济增速最近十年始终保持较高水平,不存在明显的衰退和滞胀特征,但如果我们更加注重经济和通胀增速方向性的变化,则可以发现美林投资时钟在中国资本市场同样体现出重要的参考价值。

  看点一: 经济处于“衰退”阶段

  如果我们以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和CPI同比增速,来衡量经济增长以及通胀的走向,可以发现自2008年11月开始,中国经济正在经历一轮完整的美林投资时钟四阶段周期,目前正处于资本市场投资意义上的“衰退”期。

  复苏期:2008年11月-2009年7月。伴随4万亿投资计划的推出,从2008年11月开始,工业增加值增速开始企稳上行,而此时CPI增速仍处于持续滑落状态中。这一阶段,A股市场出现了单边上涨的情形。

  过热期:2009年8月-2010年5月。从2009年8月开始,虽然经济增速仍在上行,但通胀水平开始明显攀升。对应于资本市场,可以发现国内商品期货品种相对于股市要更为强劲,这在2010年1-2月表现得最为明显。

  滞胀期:2010年6月-2011年7月。在这一年多的过程中,国内经济增长开始出现自高位逐渐回落的情形,但由于基数、气候、定量宽松副作用等原因,通胀水平继续走高。可以发现,虽然自2010年7月开始,A股一度出现了一轮20%以上的反弹,但如果用一年的时间跨度来衡量,投资者无论长期持有股票、债券还是商品期货,都难以逃避亏损的命运。相反,随着紧缩政策的出台,持有现金(含银行委托理财产品)的超额收益率明显增加。

  衰退期:2011年8月-至今。2011年7月CPI增速创出年内高点6.5%,此后伴随货币紧缩政策累加效应显现、经济回落以及翘尾降低,通胀水平出现趋势性回落态势,而工业增加值增速则继续呈现小幅下降格局。按照美林投资时钟理论,从2011年8月开始,债券应是投资者的最佳选择,而这也与近期债市的明显走牛完全吻合。

  看点二: 债市走牛牵股市神经

  了解了美林投资时钟对资本市场的指导意义,就不难理解为何近期债市走牛会引起那么多股票投资者的关注。毕竟,债市走牛强化了投资时钟处于衰退期的判断,而按照顺序,债券上涨之后将迎来股市的上涨。

  流动性出现积极改善已经成为事实。一方面,伴随通胀的趋势性回落,国内货币紧缩政策进入观察期;另一方面,在经济增速下行的过程中,实体经济对流动性的需求也开始下降。这两方面因素共同铸就了银行间流动性较以往宽松的局面。从资金利率看,3个月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自7月初开始出现明显回落,显示中期流动性紧张格局显著缓解。相对于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债市投资者对流动性的变动最为敏感,统计显示,中债总财富(总值)指数自8月4日至10月24日,累计上涨了2.68%。

  在债市走牛的同时,近期一些对于股市的积极信号也开始出现。一方面,政策微调开始频繁,这包括中央汇金公司对银行股的增持,也包括地方发债的相关试点,还包括决策层对小微型企业的关注。另一方面,国内外商品期货市场,尤其是以原油、铜为代表的属性较为特殊的品种近期大幅上涨,投资者由此预期海内外资金对全球经济复苏的预期较此前明显提升。

  那么,当债市已经率先启动,当积极信号开始相继出现后,股市的春天是不是即将到来了呢?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安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