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与投行"相互照应" 暴利PE凸显IPO利益链潜规则

2012年04月10日 14:10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清科研究中心近日发布数据显示,2012年一季度共有28只可投资于中国的PE完成募集,同比减少36.4%,环比减少20.0%,募集金额共计29.45亿美元,不足上年同期的四分之一,同时较去年四季度减少6.8%,几乎回落至2010年一季度水平。这已经是市场中私募基金数量与金额连续第二个季度呈现下滑。

  根据此前媒体报道显示,IPO重启以来,有9家券商成功直投46个上市项目,截至今年3月29日,9家券商直投公司账面浮盈43.48亿元,占整个PE行业的1.56%。

  国信证券和兴业证券采用的“保荐+顾问”模式曾风靡一时。即券商通过担任某家创投公司的投资顾问,进而在保荐项目中提携创投入股。至今为止,监管层对此未作出明文禁止。

  对于投资项目,PE和投行更愿意相互照应,“有福同享”。如果是投行先挖掘的项目,上市公司如果有增资的需求,保荐代表人往往会向公司优先举荐自己比较熟悉的PE,一来可收取项目介绍费,二来相互介绍项目礼尚往来。

  有PE公司的人士透露了行业的内部信息,坦言券商为了要给关系好的PE关照生意而忽悠拟上市公司,称上市要改善股权结构,完善公司治理,需要引入PE战略投资者,接着就推荐一些PE给拟上市公司。这样,投行和PE的关系绑定更紧密,投行的承销和保荐地位更稳固,上市公司也不会轻易换投行。

  一些大的投行会在西程序上进行一些类似于投标的方式来选择合作的PE,但是一些小的投行,完全是依靠个人好恶来选择合作的PE。“竞什么标啊?打个电话就行了,不用搞那么复杂,本来就是熟悉的朋友。”深圳一家PE投资经理直言不讳,“像我们这种类型的中小PE,喜欢找小券商合作。小券商好说话,项目少,人员配备比较充裕,工作可以做得细致一下。”

  PE为什么越来越多?又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涌向了PE?

  “我们投资很多项目,能上市获得高收益的只是一小部分,其余的大部分都只能是困死在里面。”深圳市创业投资同业公会常务副会长王守仁说。

  他解释说,假设用1亿资金投资10个项目,最后只有2个项目成功上市,投资回报若为20倍,2个项目收益为2亿,1亿相当于收回10个项目的成本,此外还赚1亿。

  王守仁直言,“投资项目成功上市获得的高收益除了弥补失败项目的损失,剩下的还能高于其他行业的收益,这就是我国PE的特点。”

  目前,我国IPO典型的利益链条是最上游者为实业资本、天使投资、PE/VC、突击入股者等,发行人是核心驱动机;中游为各类中介机构:券商投行、会计师、律师事务所、咨询公司等;下游包括一些财经公关、打新机构等,最末端者为最后接盘的散户。

  通过这条利益链条就可以看出PE投资的项目一旦获得成功,就会获得很高的利益回报。资本本来就具有逐利的本性,当然要进入到赚钱更多的行业中去。PE为什么越来越多?又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涌向了PE?答案很简单,PE的赚钱。什么时候IPO的利益链条回归合理化,PE的暴利时代也就结束了。 记者杨桐

【编辑:王安宁】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