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浑水摸"俞":新东方输不起 俞敏洪人品不重要(2)

2012年07月31日 09:54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俞敏洪的人品不重要

  China Venture投中集团CEO 杨伟庆

  近日新东方事件的发展有点出乎意料。

  先后遭遇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调查、浑水做空、股价大跌的新东方,尽管此次VIE调整并未对公司业务及股东利益产生直接影响,甚至表达出充分善意,但国外投资者依然做出激烈反应。

  整个事件对在美国资本市场持续遇冷的中国概念股而言,更是雪上加霜。

  美股市场的中国概念股“寒冬”可追溯至2011年下半年,在经历融资高峰后,财务造假丑闻、业绩亏损陷阱以及之后的支付宝事件,多重因素导致中国上市公司在投资者眼中形成不良印象。随之而来的做空风潮,与其说是导致中概股遭受质疑的原因之一,毋宁说是资本市场对中国企业群体负面情绪下的必然结果。此次新东方事件中,VIE调整虽是导火索,但浑水公司则更多是借助于市场整体氛围的“东风”。

  对于VIE结构的价值及风险,在此前马云转移支付宝事件中已经有过太多讨论,尽管此次事件与支付宝转移有本质区别,但事件暴露出的国外投资者对境内VIE实体控制乏力,却是不争的事实。不管企业家表现出多大诚意,其“先斩后奏”行为背后暗藏的道德风险,却是投资者难以规避的。俞敏洪也承认:“(VIE)永远是中国法律的模糊地带。其实就是看控制VIE这个人的人品怎样,就这么简单。”

  我们无法抱怨投资者用脚投票的简单做法,甚至无法指责浑水公司的趁火打劫——如果它的报告是基于事实而非对投资者情绪的恶意煽动。对中国企业而言,在接受现有VIE架构前提下,同样可以有所作为,比如可以与投资者多一些沟通、多一些解释。在新东方事件中,管理层完全可以在调整之前即与得投资者沟通并取得谅解,其结果或不致如此被动;事后解释同样重要,新东方管理层目前的积极应对,已经让形势有所好转。此外,对做空机构的反击也是一种积极应对方式,正如新东方所做的,成立独立特别委员会针对浑水公司质疑进行审查。这种反击,不仅关系到股东利益,更关系到公司尊严。

  但无论如何,要根本性解决VIE困境,则需要深入到政策及体制层面寻找答案。目前国外投资者对中概股的态度,无论是VIE风险、诚信危机还是对成长前景的质疑,其背后深层原因是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国商业环境以及中国经济增长持续性的不信任。要根本性改变中国企业在国际社会的形象,已不仅仅是企业自身治理所能解决的。

  仅就VIE而言,其滥觞于政策,也同时受制于政策。VIE架构发展至今,对资本市场冲击之大、投资者反应之敏感,已然从根基上威胁互联网、IT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模式。由于政策环境与商业现实的脱节,VIE游走于政策法规边缘地带,一方面在政府“默许”下成为创业投资及海外融资的主流模式;另一方面,政策又成为其遭遇破坏的最好借口,支付宝事件就是最好的例子。

  尽管在支付宝事件后,商务部在《实施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安全审查制度的规定》中规定“外国投资者不得以任何方式实质规避并购安全审查”,宣告了对VIE架构的监管权,但时至今日,并未出现政策层面对VIE结构的实质性干预。即使曾沸沸扬扬的支付牌照发放,并未看到央行将VIE架构企业拒之门外。

  未来,VIE在政策层面得以解决应是必然结局。我们当然不想得到的仅是一纸禁令。诸多新兴产业在VIE架构的支撑下获得商业成功,并对中国经济发展作出实质性贡献,我们有足够理由要求这一问题得到公正解决。目前,中国企业在国外资本市场的境遇已经达到让人心痛的地步,不希望在最后一根稻草出现后才看到解决方案。记者 李妍︱北京报道

【编辑:陈鸿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