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喊话”能解决影响股市信心的根本症结吗

2012年08月02日 13:57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近日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六月末,持仓A股账户数为5662.74万户,环比减少17.78万户,占全部A股有效账户的比重为41.72%,这一比例已连续六月下降。这意味着约有六成的账户处于空仓状态。

  该数据还显示,截止7月20日,A股持仓账户数为5645万户,较前一周减少7万户,A股账户的持仓比例降至34%,这是2008年初有此项统计以来的最低。

  据实际观测,当前市场活跃账户情况可能更糟,据一证券从业人士透露,目前活跃的A股市场账户仅仅占到总量的15%左右,大部分中小投资者处于持仓观望状态,或者直接将资金划转到储蓄账户。

  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如果说六成账户空仓还不足以反映股民对当前经济的担忧或者对股市信心的匮乏。那么,据中登公司数据,今年上半年新开账户仅是2011年的一半、2007年的六分之一,这足以说明当前股市吸引力已降至冰点。

  其实,目前日渐宽松的货币政策,还有证监会主席上任后大力推行改革的措施等都是利好,比如改革新股发行制度、逐步建立退市制度、大力打击内幕交易等这些改革措施不仅及时而且长期利好。可是股民似乎并不买账。

  7月31日上证综指创下三年多来的收盘新低。当然,近期上市公司中报业绩预增的不到两成,为八年来最低,近五成预亏,投资者情绪悲观,此为直接原因。

  然8月首日沪指开门红涨0.94%,水泥有色股领涨。分析人士认为,消息面上,政治局会议表示把稳增长放更重要位置,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扩大内需,证监会称股市前景广阔,但从根本上看,股市低迷的根本性因素还没有改变。

  随着股民渐成熟,不再仅因利好消息出台而踊跃入市,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关注股市环境,不停地融资少见的分红,上市前包装成“好孩子”上市后“卸妆”成“坏孩子”,最关键的是“坏孩子”们还不断融资圈钱,这些都不断打击股民长期投资的信心。重振股市信心,显然加强股市制度监管与公信力建设是重要的。

  当然,影响股市信心的还有外部因素,如全球经济形势与经济周期、美元的强弱等因素,但决定股市信心最为关键最为根本的还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

  可以这样说,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十字路口。中国经济转型从粗放型增长转向集约型可持续发展、从投资驱动到消费驱动,政府转型与房地产行业的走向,民企与实体经济处境艰难,国企、金融行业的改革与攻坚,分配制度改革与社会贫富分化加剧等,这些都决定着中国经济发展的走向与未来,决定着中国经济的基本面。

  其实,谈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其实质都是在谈对中国未来经济的信心。如果我们继续依赖投资,如果政府不主动转型,如果民企萎缩衰败,如果任由贫富差距继续扩大,如果消费无法真正振兴,那么我们凭什么对未来信心满怀,我们又如何重振对股市的信心呢?

  政府与证监会关于股市信心的喊话固然重要,但仅仅是喊话,是很难让股民信服的。六成账户空仓或许是用脚在投票,影响股市信心的真正症结在哪里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有人说,中国经济改革在打攻坚战。其实,所有经济改革的攻坚点都是涉及政府自身改革的,比如政府的角色转型、政府的权限界定、政府的财政来源、政府行为的监督、政务信息的透明、官员心态的转变、还有最为关键的是政府公信力的重塑等。这些都影响着人们对未来中国、未来中国经济、未来中国股市的信心。可以这样说,政府如何对自身改革,如何重塑政府公信力,这是社会信心的基础,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之源,更是重振股市信心之本。

【编辑:王安宁】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