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期指运行经验表明T+0利于熨平市场价格波动

2012年11月05日 09:19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自2010年上市以来,股指期货实行日内回转交易(T+0)已经平稳运行近三年,市场功能逐步发挥。目前,市场对ETF试水T+0呼声越来越高。期指T+0交易的平稳运行经验对于ETF乃至于未来A股的T+0交易有哪些借鉴意义?一旦现货市场实行T+0交易,期货市场是否有相应的策略来对冲可能带来的更大波动以及纠正可能的价格偏离?

  业内人士指出,中金所对期指日内频繁进行回转交易或者日内开仓交易量较大的异常交易行为实行重点监控,有效防止了期指市场过度投机导致的波动。股指期货还通过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推动机构入场和针对性设置交易规则、“五位一体”市场监管来保证市场平稳运行。

  即使现货市场实行T+0交易可能加剧市场波动,但市场中成熟的投资者可能通过期指各类套利等策略来有效熨平单纯追涨杀跌造成的价格大幅波动。机构投资者稳步入市期指,减轻了在A股市场的抛售压力,稳定了现货市场。

  完善制度 做好防控

  期货市场波动比股票市场大,且实行保证金杠杆交易,股指期货实行T+0交易可以方便投资者即时止损,以帮助投资者优化资产配置。市场人士亦指出,T+0交易意味着在买入后当日日内可进行多次回转交易。T+0制度有利于期指投资者及时纠正错估。

  ETF有望成为首个试水T+0的现货品种,期指可以提供一些借鉴经验。

  在风险控制方面,股指期货通过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推动机构入场和针对性设置交易规则、“五位一体”加强市场监管,努力改善投资者结构,靠机制打造理性投资的风险管理文化来促进机构稳定持股,有效减少了股市波动。

  尽管期指实行T+0交易,但并非没有限制。国泰君安期货金融工程师胡江来认为,未来其他品种实行T+0亦可借鉴期指的经验更好地服务参与者。他建议,同样可以划定单个账户及实质控制账户日内单个证券的交易规模与次数、日内交易整体规模与次数限制。

  他认为,还应借鉴期指实行的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实施以交易经验、风险承受能力等指标组成的参与者适当性制度;实施差别手续费制度,实行T+0品种交易收费标准可设定高一点,视流动性及市场发展程度调整,随着市场不断完善成熟再降低手续费。

  熨平波动 对冲风险

  在市场人士看来,股市剧烈波动的重要原因在于场内投机资金的同方向追涨杀跌。如果ETF实行T+0交易甚至A股市场实行T+0交易,是否会加剧日内炒作?

  由于期指实行T+0,在沪深300股指期货上市之初,成交量快速增加,不到一月突破日成交20万手,之后突破40万手。但成交量过大的趋势并未持续增加,反而是趋于稳定。在市场人士看来,成交/持仓比变化的原因就在于机构投资者增加,导致中长线而非投机交易策略被更多采用。

  而机构投资者进入期指亦减轻了A股市场的抛售压力,稳定了现货市场。以往市场出现下跌行情时,机构没有避险手段,为减少投资损失、防范风险,不得不被动抛售股票,甚至是抛售最具投资价值、流动性相对较好的大盘蓝筹股,且常常诱发“羊群效应”,导致股市持续下跌。股指期货上市后,机构投资者通过套期保值规避股市下跌风险,等于为持有的股票资产买了“保险”。

  尤其是在A股本轮下跌中,期指不仅减轻了机构投资者在下跌时抛售A股现货的压力,而且使得券商等机构投资者的现货持仓组合中大盘蓝筹股比重大幅增加。正是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稳步入市,参与股指期货套保、套利等交易,推动了现货市场的稳定发展。目前已有60家证券公司、25家基金公司、3家信托公司以及各类机构管理的200多个理财产品,参与股指期货套保、套利等交易,成为推动证券现货市场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力量。

  胡江来认为,如果股票及ETF的T+0交易机制逐步放开,将更好地减缓市场整体价格的波动幅度,日内一买一卖的T+0模式,收盘前价格如果朝向利空方向变动,投资者能以较小代价改变策略,不至于延后到第二天,方便纠正先前价格的错估行为。

  即使现货市场放开T+0,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价格波动及错估,市场通过股指期货可以对冲现货市场的风险。业内人士认为,机构还可以创新开展多种交易模式,如资产配置、多空头、市场中性、保本策略等。多种创新产品的有机融合和相互作用,可以有效熨平单纯追涨杀跌造成的价格同方向大幅波动。“成熟的投资者可以捕捉到定价偏差带来的机会。”胡江来说。 记者 熊锋

【编辑:王安宁】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