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银行销售私募产品被叫停 第三方机构趁机上位

2013年01月28日 11:11 来源:大众网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近日,银监会召开全国监管工作会议,“严禁销售私募股权基金产品,严禁误导消费者购买,实行固定收益和浮动收益理财产品分账经营、分类管理”等成为2013年银行业监管的重点工作之一。

  “私募股权基金产品之所以风险大,缘于它不透明,银行即便代为销售,也并不清楚资金运作的具体情况,出现问题也没有解决办法。对于银行这样的特殊机构,通过银行的渠道销售出去,产品的巨大风险就会转嫁到银行身上。”24日,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教授赵锡军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私募股权基金产品在监管和法律体系方面还不完备,很容易被钻空子。”用益信托首席分析师李旸 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不规范  不透明

  继银监会叫停银信合作、代销保险之后,这一次轮到了相对较为“高端”的私募股权基金。银监会日前在全国的监管工作会议上提出,“要严格监管理财产品设计、销售和资金投向,严禁未经授权销售产品,严禁销售私募股权基金产品,严禁误导消费者购买,实行固定收益和浮动收益理财产品分账经营、分类管理”。

  赵锡军表示,理财产品往往是和其他产品相结合的,从私募股权基金理财产品吸收资金到用出去时间很长,中间存在一些不规范、不透明,且没有风险控制措施,也没有纠纷解决办法,存在较大风险,监管层因此须加大监管力度。

  “私募股权基金产品在监管和门槛设定上还不到位,风险很大。”李旸表示,私募股权基金产品不像信托产品,在人员、机构、发行主体等方面还不完善。

  利润不高  风险不小

  事实上,私募股权基金产品正是私人银行的重点产品之一。民生银行发布的《2012年中国私人银行市场报告》提到,在私人银行的高净值客户中,有25%购买过PE类产品,并且有超过一半的高净值投资者打算在未来5年中增加PE等创新产品的比重。

  “禁止银行涉足私募股权投资难免影响到银行的利润,不过影响不会太大,毕竟银行很少代售此类产品。”李旸 表示。

  赵锡军表示,禁止银行销售私募股权基金理财产品,短期看对银行不会产生不利影响,但是这类产品不透明,一旦发生问题,将会给银行带来极大的损失。

  “银行是一种面向大众的特殊机构,如果用自己的渠道向客户推荐此类理财产品,将会给投资者带来误解,误认为这是有银行保障的,但实际上,资金用到哪些地方,中间有哪些环节,代销的银行对此并不清楚。这就将风险转嫁到了银行自己身上。”赵锡军分析。

  有银行人士表示,现在对于金融产品的代销,银行非常谨慎,当前曝出的案例一般也都是个人行为。因为此类产品风险较大,一旦出事,虽然是由投资者承担风险,但银行也有管理责任,会对银行声誉带来很大损害。

  第三方机构将成主渠道

  银行暂停代销信托公司及PE机构发行的理财产品后,一些第三方理财机构或借机上位,成为未来最重要的渠道销售方。

  “通过第三方理财机构销售,私募股权基金理财产品的风险照样存在。”赵锡军表示。

  李旸 也认为,在第三方理财机构选择股权私募投资基金的投资者,一般均具备一定的风险识别能力,有风险也可以自己承担。不像银行销售理财产品,老百姓购买时并不能完全识别风险,更多地是依据对银行的信任。

  据记者了解,尽管第三方理财暂时成为各类信托产品的主销售渠道,但实际销售业绩并不尽如人意。原因在于,第三方平台上目前主推的是正处于政策风口浪尖的基建类信托。这与信托公司的发行节奏相关,据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的统计,去年12月发行的信托产品,投资于基础设施领域的产品共计96款,占当月信托总发行量的比重高达32.54%。对于12月份发行的这些基建类信托,部分投资人对其风控情况并不放心。记者 赵婷(经济导报)

【编辑:王安宁】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