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家:万福生科造假表明前两年IPO发审存较大弊端

2013年03月27日 09:11 来源:国际金融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时值3月底,已是证监会所规定的IPO申请企业财务自查的最后时间,尽管在此之前,已有不少申请企业自动撤下了申请,但目前积压在“堰塞湖”中的申请企业仍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与此同时,由于证监会主席换人,因此IPO是否会在这个最后时间过去以后重启,已经成为影响A股市场行情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IPO暂停期间,围绕着何时重启,市场展开了猜谜大游戏。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出席会议的监管部门部分要员在不同场合就此发出的声音较为杂乱。但不管怎样,IPO如果一直停下去,不仅那些等候在发审委大门外等待过会的企业不会答应,对市场的良性发展也是不利的。因此,IPO重启只是时间问题。

    但是,在目前的情况下重启IPO,哪怕只是推出一两只无足轻重的小盘股,也会令市场行情承压,这不仅是投资者的担心,其实也是管理部门的担心。一方面IPO重启对市场行情的影响是消极的,一方面又不能不重启,这使得股市管理部门犹如捏着一个烫手山芋,左右为难。要摆脱这个困境,管理部门在重启IPO时首先必须承认A股市场压力沉重这个现实,并且采取与现实相符合的策略来重启IPO,只有这样,IPO对行情的消极影响才可能被压缩到最小限度。

    前几年IPO火爆的时候,对股市行情所造成的压力有目共睹,但监管部门坚持认为IPO与股市行情没有关系,以致A股市场出现了IPO全球第一、股市行情全球垫底的奇特现象。最终的结果大家都看到了,竭泽而渔的IPO走进了死胡同,不得不以暂停来收场。

    在重启IPO成为大势所趋的情况下,管理部门首先应该做到的是承认A股市场的现实,承认IPO大量推出对市场行情的压力。经过长达20多年的发展,A股市场的规模已经可以与美国股市比肩,但这种规模是以政府强力推进IPO来换取的,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投资者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是,中国的经济质量与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还不能比肩而立,特别是由于收入分配结构的不合理,资本市场所需要的民间资本的力量还无法承载起如此庞大规模的市场,因此目前的市场已经表现出难以负荷的状态。已经发行的股票就像已经无法生出的孩子,无法让它回到娘肚子里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继续以大干快上的速度推行IPO,那只能让市场的行情不断地降低,这就像一个不讲计划生育的家庭,如果不停地生孩子,那只能让所有的孩子都过上苦日子。管理部门只要承认了IPO对行情的压力,就能够改变原先那种不顾现实的态度,在充分考虑市场的承受力之后,逐步放行IPO。

    承认现实,还有一个方面就是必须承认目前的IPO仍实行审核制。在前几年的市场管理中,管理部门一方面继续实行审核制,一方面又以市场化为借口,对一些IPO公司肆意圈钱的行为放任不管。实行IPO市场化虽然是一个目标,但目前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既然如此,管理部门就应该承认目前的IPO必须接受审核这样一个事实,并且以负责的态度认真做好审核工作。最近发生的万福生科造假上市事件深刻地说明,在前两年的IPO发审工作中存在着较大的弊端,审核只是停留在对申请公司递交文件的审读上,而对其财务材料的真实性却缺少甄别,以致让一个“浑身是假”的公司混进了市场。对IPO的审核,不能停留在抓出申请企业递交的文件中的几个错别字,应该直指核心问题,对其财务数据的真实性进行严格审核,确保进入市场的IPO公司的真实性。

    只要管理部门承认现实,以务实的态度来看待IPO对市场行情的影响,本着爱护投资者利益的理念来管理IPO,那么我们就可以期待,即使IPO重启了,它也不至于像目前市场所想象的那样可怕。

【编辑:黄政平】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