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知名房企赴港融资规模激增 一季度发债额达870亿

2013年04月18日 13:43 来源:证券日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一般来说,不少知名房企都会选在一季度集中筹钱,然后出击土地市场”,兰德咨询总裁宋延庆曾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样资产周转较快的开发商比较好控制推盘节奏,对开发周期较短的房企来说,一季度拿地,接近年底时即可实现预售。

  不过,在正略钧策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副总裁郝炬看来,今年以来,房企海外融资规模大增,而且融资成本相对以往也较为低廉。

  正如郝炬所示,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3年一季度,知名房企赴港融资动作活跃,融资总额为140.8亿美元(合计约869.20亿元人民币)。

  对此,有资深分析师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内地房企赴港融资动作频繁,主要原因在于国内融资渠道相对狭窄,融资成本较高,这促使一些资质较好的内地房企去海外资本市场找钱。此外,房地产行业的毛利率正在走低,一些实力强劲的房企都在寻求海外扩张之路,这也加速房企在海外资本市场的活跃度。

  海外融资规模激增

  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上述纳入统计的内地房地产企业分别为万科、金地、绿城、融创中国、首创置业、佳兆业、碧桂园、合景泰富、龙湖、世茂房地产以及恒盛地产等多家知名房企,合计海外融资额近870亿元。

  上述监测数据显示,2013年1月,知名房企赴港融资超过87亿美元,平均利润率7.5%,融资方式呈现多样化,包括美元票据、美元永久债、人民币发债等方式;2月份,房企赴港融资同比大幅缩水,仅恒盛地产、华润置地等4家房企进行海外融资,涉及资金共计为13.8亿美元;3月份,万科、绿城以及融创中国等9家内地房地产企业海外融资规模超过40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从今年3月份房企海外融资利率来看,万科的融资成本最低,公司发行了一笔8亿美元5年期定息债券,利率仅为2.755%;恒盛地产融资成本最高,公司发行了一笔5年期的1.5亿美元优先票据,利率为13.25%;而首创置业和绿城中国的融资成本则超过8%。

  “对于实力强劲的房企而言,海外融资成本低廉,加上人民币升值趋势,使得知名房企积极发行海外债券融资成为趋势。” 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向记者如是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张大伟提供给记者的一组数据显示,2012年全年,知名房企在海外融资获取的金额仅在百亿美元左右。显然,今年一季度这一指数就达到了140.8亿美元,远远超过了2012年全年的海外融资规模。除此之外,仅今年3月份单月,9家房企海外融资规模就达到了2012年全年房企海外融资额的40%左右。

  “今年房企在海外资本市场融资的规模确实不断加大”,上述分析师向本报记者表示,除了融资成本相对较低之外,这也与一些知名房企酝酿海外扩张计划有关。

  加速海外投资布局

  实际上,万科、万达、碧桂园、绿地等知名房企近期纷纷布局海外市场,而其投资的项目多面向国内被限购的客户,以旅游地产、居留权、移民、教育资源等为卖点。

  4月16日,新加坡吉宝置业宣布,与万科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在新加坡和中国开发房地产项目。而今年以来,万科已先后在香港和美国开拓房地产项目。1月23日,万科置业(海外)联合新世界发展以34.34亿港元竞得香港港铁荃湾西站项目,楼面地价约53800港元/平方米;2月13日,万科与铁狮门正式订立合资协议,双方将合作开发位于美国旧金山富升街201地块(201FolsomStreet)的高层豪华住宅公寓项目。

  除此之外,2013 年2 月,碧桂园在马来西亚的项目在重庆开始展销。3 月 26 日,保利地产也透露,已经对非洲的埃塞、纳米、坦桑利亚等国的房地产市场进行了考察,预计在未来两年内保利将会迈出国门。

  “我们认为非洲有几个城市的经济每年的增长都在10%到12%之间,市场很大,项目也不错。”保利保利地产董事长宋广菊在公司4月16日的股东大会上表示,公司可能会在今年或明年进行深入的尝试。

  对此,张大伟分析认为,尽管 2013 年第一季度的房企销售业绩飘红,但楼市调控继续加码,住宅利润率下降已经成为行业共识。为此,房企纷纷谋求转型,或加重商业地产的比例、或开发旅游地产,养老地产等主题型项目。更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中国人海外置业热升级,因此知名房企开始开拓海外市场,加速布局海外,借以提高利润。

  “中国房企投资海外项目,不是与当地开发商竞争”,一位知名房企董事长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实质上开拓了新的市场,在海外给中国人盖房子。而对投资海外项目而言,借助海外资本市场获得低成本的资金支持当然是一大利好。

  ■本报记者 王丽新

【编辑:陈鸿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