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A股内寒未祛 跟跌不跟涨症状或再现

2013年05月24日 09:27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昨日,市场上演了一出“乌龙戏”。一方面,日经225指数单日暴跌7.32%,这背后虽不乏美联储可能提前退出量宽政策的打击;但从指数跳水的时间来看,与国内5月汇丰PMI数据公布的时点相当,事实上这已经成为日本经济大臣发表日股回调讲话的一大原因。另一方面,国内A股也在PMI数据发布后应声下落,而日股的暴跌还加剧了指数跳水的幅度。分析人士指出,这种互为影响的结论并不具备理论支撑;当前A股一直受制于经济复苏的疲弱,主板指数表现大幅落后外围市场,而日股的暴跌只是诱发了A股素来的“跟跌不跟涨”惯例,接下来内生性的因素才是决定A股走势的关键。不过,鉴于目前市场的基本面政策面并未发生实质性的变化,预计指数回调的空间有限,而以成长股为主线的结构性行情仍未到散场之时。

  内忧外患 A股走低

  五连阳的蜜月期还未正式过去,沪指就因内外夹击再度出现跳水走势;一时间,A股的二度反攻再度蒙上阴影。

  截至昨日收盘,上证综指下跌26.73点,跌幅为1.16%,报收2275.67点;深成指全日也下跌1.48%,报收9265.68点。不过,在主板市场整体下跌的带动下,市场追逐成长股的热情并未就此消退,创业板指数反而成为昨日市场唯一一只逆市飘红的指数。

  应该说,昨日市场的整体回调,主要是受5月汇丰PMI数据弱于预期的影响。据悉,汇丰银行发布的5月汇丰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初值为49.6%,较4月的初值50.4%有所回落,创下7个月以来的新低,也是该指数自去年10月以来首次跌落50%的荣枯分水岭,显示5月中国制造业活动首次陷入收缩的境地。从分项数据来看,5月汇丰制造业产出指数初值为51%,低于4月初值51.1%,是近3个月以来的最低值;新订单初值降至49.5%,创下8个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内需走弱、外需疲弱是拖累5月汇丰制造业PMI初值进一步放缓的主要因素,据此,分析人士普遍认为二季度增长下行风险将继续上升。

  除了内在经济疲弱的打击外,美联储可能退出量宽政策的消息,也是以日本股市为首的全球股市大跌的主要原因。昨日,日本长期利率飙升至1%,日经225指数收盘暴跌1143.28点,收于14483.98点,跌幅达7.32%,这是日经225指数自2011年3月15日以来最大单日跌幅。亚太股市昨日也全线告跌,其中香港恒生指数也下跌2.54%。

  分析人士指出,美联储主席虽然表示将维持量化宽松政策,但已经开始讨论缩减QE3的必要条件,据此,市场担忧美联储或会提前退出量化宽松,这将导致美元资产进一步升值,日本市场中的逐利资金大概率将流向美元资产,日本长期利率飙升就是资金回流美国的信号之一。而资金回流美国,很可能也会对国内A股资金面产生一定的短期影响,因而避险情绪大幅升温。

  经济复苏疲弱

  A股或继续跟跌不跟涨

  观察今年以来A股主板指数与欧美股市表现的落差可以发现,A股似乎习惯了“跟跌不跟涨”,而内在经济复苏疲弱才是这一惯性的真正原因。

  走过去年的政策市,今年的A股更多呈现出经济市的特征,尽管二季度经济数据的陆续公布,并未直接导致A股应声重挫,但其运行重心还是有所下移。只不过,创业板的独立牛市掩盖了主板市场的“落寞”。目前来看,市场对经济复苏偏弱的预期已逐步达成共识,这期间的震荡调整也或多或少地反映了这一预期。接下来关键要看经济下滑的幅度,如果二季度经济增速大幅低于预期,则意味着经济转型的代价将较大,经济增长平台要大幅下移,届时市场难免再度回到震荡筑底阶段;而如果经济始终处于弱复苏的通道,大幅下滑的风险极小,则经济增速大体能维持在7.5%附近,市场大概率也会续演当下的震荡格局。

  前瞻地看,尽管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增速回落在所难免,但在稳增长的总体基调下,经济增速回落的幅度不会大幅超出市场预期;而一旦触及管理层的容忍底线,则还是会有相机抉择的利好政策进行托底,因而今年市场大概率将呈现出窄幅震荡的走势,上下空间均不大。这其中,创业板的独立牛市就是一大例证,毕竟成长股的炒作逻辑需要无趋势性机会也无系统性风险的市场环境。短期来看,在市场消化数据疲弱的冲击后,指数仍将续走震荡路,而成长股的独立行情仍未到散场之时。□本报记者 魏静

【编辑:黄政平】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