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信证券吃回头草 16亿原价回购华夏基金10%股权

2013年05月24日 09:45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在出售华夏基金51%股权不到一年半之后,随着政策的峰回路转,中信证券日前宣布回购其此前出让给无锡国联的华夏基金10%股权。

  中信证券日前公告称,拟以不超过20亿元的价格受让无锡国联在无锡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的华夏基金10%的股权。5月21日该股权挂牌截止时,仅中信证券一家向无锡产权交易所递交了举牌申请,举牌价格为人民币16亿元。若摘牌受让及相关转让手续完成,中信证券将持有华夏基金59%的股权,并实现对华夏基金的财务并表。

  对于此次交易,中信证券说,随着监管放松、业务创新和二级市场的复苏,基金行业即将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华夏基金作为公司在资产管理业务方面的战略性投资,一直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当前情况下,适当提高对华夏基金的股权比例,有利于实现公司全资管业务的发展,完善公司收入结构、提高盈利水平。在业内人士看来,中信证券此番举动,有可能是在为华夏基金上市打下伏笔。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一旦10%的股权成功转让之后,无锡国联放在华夏基金董事会的代表将会离开,空下来的一个董事席位到底由何人出任仍然不得而知。

  2011年,受制于证监会“一参一控”的要求,中信证券忍痛出售华夏基金股权。彼时,中信证券共向包括无锡国联、南方工业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在内的5家机构出售了华夏基金51%的股权,总价款为83.44亿元。其中,中信证券向无锡国联出售了10%的华夏基金股权,转让价格为16亿元。2011年12月31日,中信证券完成华夏基金51%股权转让的交割,至此,其持有华夏基金的股权比例已由100%下降至49%。

  市场普遍认为,中信证券的此次举动,与其出售股权后两年来政策的松动有关。一方面,2012年6月,证监会修订《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办法》,取消了“单一股东持股不能超过49%”的限制规定;另一方面,稍早之前,证监会就《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管理办法》及其配套规则公开征求意见,拟进一步降低行业准入门槛,鼓励基金公司上市,同时拟放宽基金公司“一参一控”的限制。

  不过,中信证券的此番举动,仍然引发了市场对于“代持”一说的质疑。来自无锡产权交易所的信息显示,今年4月23日,无锡国联在无锡产权交易所挂牌出让华夏基金10%股权,在受让方的条件设置上,则显得颇为苛刻:意向受让方应为在中国境内(不含港澳台)依法设立并有效存续的金融类企业法人,截至2012年12月31日,注册资本不低于80亿元人民币(以营业执照为准);意向受让方应具有良好的财务状况和支付能力,最近3年连续盈利且每年净利润不低于10亿元人民币(提供最近三年审计报告)。W IN D统计数据显示,在国内目前所有券商中,只有两家券商的注册资本超过了80亿元,分别为中信证券(110.17亿元)和海通证券(95.85亿元)。

  另一方面,此次无锡国联的转让参考价格为16亿元,而这与当时无锡国联买入时的价格一致。也就说,在短短17个月之后,无锡国联就以原价挂牌出售10%的华夏基金股权。另一方面,公开数据显示,2012年全年,华夏基金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 .19亿元,实现净利润则为6 .02亿元。在过去的几年中,华夏基金一直有向股东分红的惯例:2010年-2011年,华夏基金分别向中信证券分红10亿元、6 .97亿元。不过,在2012年,尚不清楚中信证券是否进行现金红利的提取。

  即便如此,无锡国联的16亿元资金,即使按照一年期储蓄,也能够获得4800万元的利息,而无锡国联作为国有企业,也必定承担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一位业内人士说,中信证券乃至中信集团和无锡国联的关系都十分密切,不排除在未来可能的其他交易中(例如收购国联证券)给予国联方面相应的补偿。

  另一位业内人士则表示,监管部门对基金公司代持股权的监管是十分严厉的,中信证券不太可能去碰这条“高压线”。在这位人士看来,中信证券此番折腾颇有些冤枉:在此前被迫强卖了华夏基金的股权,但两年一过,规则又发生变更,卖华夏基金股权的原因又不复存在。

  公开资料显示,截止2012年12月31日,华夏基金总资产人民币332,998.91万元,净资产人民币262226.88万元;2012年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249712.60万元,利润总额人民币80060.18万元,净利润人民币60265.80万元。

【编辑:陈鸿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