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雏鹰农牧遭质疑 看农业类上市公司危机

2013年05月24日 14:28 来源:证券时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2012年以来农业类上市公司敏感舆情脉络节点

  过去一周,雏鹰农牧面临着严峻的市场信任危机。公共媒体对其经营状况及财务数据提出造假质疑,引发市场投资者热烈的讨论。雏鹰农牧也在第一时间发布了澄清公告,否认关于涉嫌造假的言论,并对媒体的质疑进行有针对性的回应。而在澄清公告发布当天,雏鹰农牧的回应并没获得市场的有效认可。公司股票当天放量大幅下跌近8个点,盘中也一度触及跌停板。

  回顾近一年多来,农业上市公司可谓是“黑天鹅事件”频发:2012年8月,罗牛山126亿养猪资金被媒体质疑其来源;牧原股份由于财务造假被媒体质疑;同年9月,万福生科因财务造假开始受到监管部门稽查;同年12月,新希望被爆出“速成鸡”流入市场引发轩然大波;加上今年5月雏鹰农牧被媒体质疑财务造假一事,更是把市场投资者对农业公司的质疑推向了又一个高潮。

  对此,市场也引发了一个对于农业上市公司的讨论热潮。有投资者更是列举出来A股历史上的造假大案,绝大部分都是农牧业公司,诸如银广夏、蓝田股份、绿大地、万福生科等都是让投资者们望而生畏的例子。农业公司问题频发的原因何在?

  鉴于农业公司的行业特殊性,公司在日常经营中经常存在大量的现金交易,而且存货量以及成本价格都极易受到市场波及,这也给农业公司财务造假提供了隐性操作的先决条件。会计舞弊三角的3个必要元素:动机、机会以及自我合理化,农牧业公司都能很轻易满足,这或许也是农业上市公司成为财务造假案的多发地带的原因之一。

  根据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观察,农业领域遭质疑的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是财务数据造假,由于公司经常与农户进行现金交易,比较难以监控,在财务方面容易造假;其二就是农业公司的产品问题,涉及到公众食品安全问题,较易引发舆论的关注。

  就农业公司常见网络热点问题,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进行了多方采访,试图聆听业内人士的心声。

  有资深业内人士表示,相比于大多数其他行业来说,农业是一个“看不懂”的行业。甚至连一些行业研究员也不明白一些重要的财务指标的内在意义,他们更多的是关注毛利率、利润之间的巨大差异,忽略了公司因为受行业周期、市场波动以及公司战略扩张的影响。

  某证券公司研究部副总经理在接受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的采访时表示:农业类上市公司容易受到质疑,跟它比较强的行业周期有关,供求失衡严重,供给大于需求的时候,出现很多的存货,会有很大的减值;供给小于需求时,又有较强的扩张和利益冲动,是一个比较容易出问题的行业。同时行业也有较多的现金交易,例如从农户手里收购之类的,监管较难。

  当然,“看不懂”也跟研究机构、专业投资者和媒体对农业类公司的了解观察有关系。农业公司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基本都处于远离大城市、繁华商圈的地带。山高路远的现实环境让投资者、研究员甚至是媒体记者很难及时有效地对农牧业公司进行实地访问研究。他们更不会一头一头地去数猪圈里的猪或者鸡笼里鸡的数量,唯一能贴近他们生活的大概是去超市或者农贸市场看一下猪肉的价格或者销量情况,而这种了解只能说是九牛一毛。

  虽然农业产品与人们的日常饮食、生活都息息相关,但市场和公众对于产品生产流程的不了解,行业知识的认知偏差等问题,也都使得农业类公司处于极其尴尬的地位。当市场爆发出对于农业产品热议时,大多数都是些不好的消息,比如速成鸡、黑心鸭、黄浦江死猪等等。

  关于农业类上市公司受到这么多质疑的原因,华英农业董秘李远平表示:主要在于和公众方面的沟通远远做得不够,很缺乏沟通。他认为,沟通责任应当在政府和行业协会去主导,一家企业的力量是远远做不到的;公众对这个行业还是不太了解,企业的确还有做得不好的地方,但对于行业来说,还应大力鼓励和扶持,而不是打压。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市场需要给予农业类上市公司有足够的耐心和理解,公司也很乐意通过开放饲养场,生产基地以及产品展示厅的方式供媒体、投资者和热心人士的参观指导,大量引入市场监督也会促进公司产品质量以及安全的提升。

  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认为,直接关涉食品安全问题的农业类上市公司,无论是投资者还是大众,都有着较高的预期要求,也对农业公司的产品质量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性。当然,激烈的市场舆论就如一把双刃剑,给了严苛的要求的同时,也可以传递企业口碑。面对舆论质疑与误解,企业如何与公众进行有效沟通,把行业知识普及和企业积极的风貌展现给公众显得尤为重要。当企业与社会公众进行了有效的沟通交流,引入市场监督,企业也有足够的动力去把产品做好、做精,市场舆论自然会给予公司足够多的美誉。 (作者系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观察员)

【编辑:陈鸿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