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华润锦华被“借壳”三年经历两次重组

2013年07月15日 07:06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2010年至今,华润锦华的净利润从8204万元下滑至353万元。面对困境,华润锦华选择走资产重组之路。今年年初,华润锦华遇到了创维数码,双方“一见钟情”,接触三天后即停牌运作重组。根据公告,若重组完成,华润锦华将实现主营业务由纺织业向数字机顶盒转型,创维数码旗下的创维数字由此将实现借壳上市。

    与创维“一见钟情”

    “创维数字资产很好,比纺织好,我们与它‘一见钟情’”。华润锦华证券部相关负责人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称。

    今年1月和4月,华润锦华两次发布公告称,公司将进行重大资产重组,通过资产出售、置换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方式,实现主营业务由纺织业向数字机顶盒转型,创维数码旗下的创维数字由此将实现借壳上市。

    受一系列消息影响,1月22日,华润锦华涨停后停牌。4月23日,华润锦华复牌,连续拉抬3个涨停板,加上停牌前的一个涨停,4个交易日内华润锦华股价飙升46.44%。

    此次重组前,华润锦华的股价已经跌倒了2010年以来的最低点。用华润锦华上述负责人的话说,“纺织业变化较大,市场行情不好,有点被边缘化的感觉”。

    华润锦华主营纺纱与织布,近几年业绩持续下滑。2010年至2012年,华润锦华实现营收分别为11.1亿元、12.4亿和11.3亿元,增长乏力,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8204万元、5583万元和353万元,快速下滑。2012年,其棉纺业务出现较大规模亏损,持续发展能力面临挑战。

    困境之下,华润锦华筹划资产重组。华润锦华上述负责人称,碰到创维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双方接触的时间不超过三天,马上就停牌,开始运作重组事宜。

    一年前曾重组失败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华润锦华第一次重大资产重组。2011年5月13日,华润锦华也曾停牌筹划资产重组。

    根据当时计划,华润锦华向华润纺织投资发行股份购买其持有的山东聊城华润纺织、山东滨州华润纺织、华润纺织(合肥)等公司股权。同时拟向不超过九名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配套资金用于购买上述资产和补充营运资金。但是9个月后,华润锦华宣布重组失败。

    “当时华润纺织集团公司想把所有的纺织资产装进来,但纺织业的市场行情又很差,公司担心业绩承诺低,没法做。同时,考虑到投资者也不会同意、不会通过。所以,后来这个事情就停止了”。华润锦华证券部相关负责人对新京报记者称。

    但是,该负责人对此次与创维的合作非常有信心,他表示,目前重组报告正在接受国资委评估,通过的可能性很大,公司在6月底以前召开董事会会议,审议重组方案。

    服装股屡“被借壳”

    纺织服装业曾一路高歌猛进,没料到,在经历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冲击后,全行业一蹶不振,整体下滑延续至今。受行业现状影响,记者发现,不仅仅是华润锦华,在A股市场频传的借壳上市的消息中,服装纺织企业成为“被借壳”的热门。

    今年3月,中国服装发布重组公告,拟以全部资产、负债与洋丰股份和杨才学等45名自然人共同持有的新洋丰肥业100%的股权进行等值置换。若重组完成,新洋丰肥业主营业务将借壳中国服装整体上市,中国服装也将变身为化肥企业。

    中国服装2012年年报显示,该公司营业收入15.65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1.8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4417.48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608.32%。

    此外,德棉股份曾在2009年迎来重组方上海爱家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注入的优良地产业务,由棉纺织企业变身为房地产企业,上海爱家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旗下爱家豪庭因此实现“借壳”上市。同年,天山纺织也历经重组,最终凯迪投资控股公司成为其第一大股东,主营业务增加了矿产资源的开发、生产。

    有分析认为,鉴于纺织服装行业整体形势,“被借壳”浪潮可能会继续。新京报记者 李媛

    ■ 对话

    创维数码CEO、创维集团总裁杨东文:

    “机顶盒市场永远不会消失”

    对于外界各种看空机顶盒的说法,创维数码CEO、创维集团总裁杨东文并不认可。他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称,说机顶盒会消失,没有理由。

    “做盒子是有钱赚的”

    新京报:分拆机顶盒和液晶模组两个业务上市的进展如何?这两个决定是什么时候做出的?

    杨东文:液晶模组在香港IPO,有流程和答复时间,如果顺利应该在六七月份。机顶盒走的是A股重组,没有明确时间,时间可能长一点,大概要到10月份。目前,重组工作量更大一些,但都是按照计划一步一步往前推进,我们力争顺利完成。

    数字公司(主营机顶盒业务)做分拆,五年以前就已经公告,当时想在国内A股走IPO,但是国内IPO有很多不确定性,排队的也比较多,所以没有实现,去年七八月份,决定走重组的道路。液晶模组上市,我们也是一年以前就探讨过,正式推动是在去年五六月份。

    新京报:有说法称,机顶盒的增长空间有限,你怎么看?

    杨东文:这讲的是外行话。机顶盒满足的是电视机的存量市场,本身机顶盒技术不断发展,由标清到高清,由有线机顶盒到IPTV机顶盒,还有OTT盒子、卫星机顶盒,有各种各样的盒子,所以这是一个永远不会消失的市场。种类在增多,技术进步的空间还很大。存量市场不是越做越小,而是越做越大,所以说机顶盒会消失,没有理由。

    一体机,是把机顶盒做到电视里面,是增量市场,新购电视机的消费者才会选择这种。而且有些人不一定想要一体机,目前芯片也不能解决所有盒子的技术进步。所以这是两个市场,各有各的市场空间,机顶盒会萎缩会消失,是外行话。

    新京报:创维做机顶盒的优势是什么,接下来会在哪些方面展开布局?

    杨东文:我们机顶盒的优势,首先是硬件生产厂商,赚硬件的钱。做盒子,一年规模至少1600万台,出口一千多万台,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和中国企业出口量来看,都排第一,作为硬件厂商我们是有竞争力的,是建立在技术、制造、供应链之上。做盒子,进展辛苦,但是只要经营得当、效率高、技术先进,还是有钱赚的。

    第二,我们也有机会探寻商业模式的转型。一些IT企业、互联网企业也在做各种各样的盒子,他们赚的是内容这一块和互联网运营这一块的钱,目前很多视频网站还不盈利,这种商业模式都在探索中,创维作为后来者,也希望有所作为,各走各的道路,各自发挥各自优势,各自寻找各自的商业模式,至少给我们一种可能性。

    “分拆其他业务也有可能”

    新京报:目前,创维液晶模组的销售额并不大,为什么选择分拆这个业务?

    杨东文:首先,液晶这一块本身资产优质,经营质量也比较不错,有上市基础。上不上市,不是大才上,小就不上,主要看资产优质与否,投资者认不认可。第二,我们希望增加融资窗口。第三,上市有利于母公司资产价值被投资者认可。第四,上市有利于公司治理结构,同时调动管理层的事业心和积极性。

    新京报:分拆后,如何保证两块业务的利润保持高增长?

    杨东文:首先是这两块业务的市场空间都还很大。第二是依赖我们的技术投入、生产效率和供应链能力。上市后增加了融资,有了更多资本性支出,我们可以增加厂房建设,扩大销售规模,加大研发,对新产品开发、新技术投入也有好处。上市对企业来讲,不是目的,但是借助上市可以为企业发展提供动能,是企业发展的一般规律。目前从全球看,集团性公司都有几个上市公司,比如三星、TCL、海尔。

    新京报:以后会不会分拆其他业务?

    杨东文:这个要看业务成熟程度和集团的战略安排。这两家上市如果完成,对我们其他产业公司具有指导意义,他们分拆也是具有可能性的。

    “我目前不会离开创维”

    新京报:创维提出到2015年实现500亿,到2020年实现1000亿。规模对创维而言,意味着什么?

    杨东文:首先,市场规模在扩大,我们作为行业领军企业,销售规模也要扩大。第二,我们需要保持行业领先地位,需要有质量的规模,有规模才有行业地位和产业地位。创维会在保证经营质量的前提下追求持续的适度的有质量的增长,而不是为增长而增长为规模而规模。我们也会摒弃粗放性的追求规模的做法。

    新京报:外界普遍解读为黄宏生“回归”创维后,加速布局,创维希望把规模做大,你怎么看?

    杨东文:这个问题是个老问题。他只是个顾问,创维是上市公司,他以顾问的角色参与他承担的职责,一些战略安排都是公司董事会来进行的。当然,他可以发挥他的作用,他毕竟是公司大股东也是顾问,他会提出他的建议,具体决策和推动都是由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来执行。

    新京报:建议主要是哪些方面?

    杨东文:比如对产业的发展规律,对公司管理过程中碰到的问题,他都可以向董事会提出他的书面建议或者口头建议,由董事会研究和决策。

    新京报:去年张学斌离职,有传言说你可能也会离开创维,是这样吗?

    杨东文:首先,我目前不会离开创维。创维的发展跟我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在创维十几年,对创维的感情毫无疑问,我希望全力以赴把创维做好。 新京报记者 李媛

【编辑:安利敏】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