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远水如何灭近火 熔盛重工欲讨全柴案6.3亿保证金

2013年07月15日 11:13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7月初,离职员工围堵公司南通基地大门事件,让中国最大的民营造船企业熔盛重工(01101,HK)的“钱荒”问题彻底暴露于公众视野。该公司公告称,正积极与银行及金融机构磋商,争取重续信贷融资额,并向政府及股东寻求财务资助等各种手段,用以纾缓运营资金压力。

  就在日前,该公司宣布,旗下江苏熔盛重工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江苏熔盛)与兴业全球基金官司了结之后,向安徽省产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省产权中心)起诉索要6.3亿元保证金案,也已由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受理。

  接近熔盛重工的相关人士昨日(7月14日)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这笔资金对缓解该公司资金压力有一定帮助,从其与兴全基金的官司来看,胜算还是有的,但由于案情复杂且诉讼期限较长,对于目前缺钱的熔盛重工来说,这6.3亿元用来救急恐难以指望。

  欲要回6.3亿保证金/

  7月9日,熔盛重工公告表示,旗下江苏熔盛与兴业全球基金的二审案件已经结束,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驳回原告兴业全球基金的上诉请求,维持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驳回原告包括索赔约1637万元在内的所有诉讼请求。

  上述案件获胜后不久,熔盛重工公告表示,江苏熔盛向安徽省产权交易中心要求退还所交的6.3亿元保证金及相关利息的诉讼案,也已由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受理。   事实上,上述两起案件皆由熔盛重工放弃收购全柴集团引发。

  2011年4月,江苏熔盛与安徽省全椒县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全椒县政府)签署《产权交易合同》,受让全柴集团100%股权,并触发对全柴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全柴动力(600218,SH)的全面要约收购义务。2012年8月17日,熔盛重工公告宣布放弃收购。

  作为全柴动力股票持有者的兴业全球基金认为,熔盛重工在上述收购案中故意隐瞒重要信息、拖延履行,导致收购失败,造成该公司的损失,故向法院起诉要求熔盛重工赔偿其约1637万元损失。

  不过,兴业全球基金对此次判决不服,并称将寻求再审的机会。

  江苏熔盛状告安徽省产权交易中心、要回6.3亿元保证金一事,则是当初为了收购全柴集团,江苏熔盛当初给安徽省产权交易所支付了6.3亿元保证金,这笔钱至今尚未要回。

  “现在只是受理,能不能拿回来,什么时候拿回来还不好说,”某接近熔盛重工的人士昨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但从与兴业全球的案件胜诉来看,要回的可能性还是较大的。”

  有分析人士指出,与兴全基金官司的胜诉与索要保证金不存在必然联系,而熔盛重工方面一度被指因其一再拖延向证监会上报相关补正材料而导致了收购失败,因此案件最终结果尚难预测。

  也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熔盛重工收购全柴前后,全柴股份的股价落差太大,熔盛重工如果收购,意味着巨额损失,迟迟不递交相关材料致使收购失败或许是一种自我保护。

  与银行谈续约 向政府及股东要资助/

  上述业内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即便上述官司能获胜,也要经过相当漫长的诉讼期,对于熔盛重工目前的资金困境来说,恐怕既是杯水车薪也是远水救不了近火,何况官司还不一定能赢。因此,熔盛重工要解决眼前困境,还得另谋他法。

  “为舒缓本集团的营运资金压力并确保本集团的生产和营运稳定顺畅,本集团现与多家银行及金融机构进行磋商,争取重续现有信贷融资额”,熔盛重工不久前公告称,正积极向政府及公司主要股东寻求财务资助,并加大力度与客户协商,务求尽快收回应收款项。

  创始人、主要股东、前董事局主席张志熔不得不拿出2亿元免息无抵押贷款给该公司用作营运资金,以解燃眉之急(用途包括但不限于支付人力重组及优化产生的开支)。

  “现在银行的贷款审批要比以前慢得多,周期也拉得很长,但是造船企业的资金需求又比以前要大,资金就会变得非常紧张。”上述接近熔盛重工相关人士对记者坦言,银行始终将造船业当成一种类似于“高危”行业来看待。

  至于熔盛重工提到的正寻求政府层面财务资助,近期遭外媒热议称,系“试探中国政府是否愿意牺牲一家大企业,精简中国过度膨胀的造船行业”,“是否允许大型用工企业倒闭,产生工人失业的不安定因素,损害地方经济。”因此,有分析人士评价称,地方政府可能成为最终的“买单人”。

  不过,接近熔盛重工的相关人士透露,就熔盛重工而言,政府的确给予了不少帮助,解决了企业面临的很多困难,但并不存在上述提到的政府为企业买单一说。

【编辑:陈鸿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