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光大乌龙事件还原:上午申报买234亿下午反手做空

2013年08月19日 07:24 来源:京华时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虽然经过了一个周末,但“8·16事件”带给投资者的伤害还远未平息。昨天,中国证监会通报了8月16日光大证券交易异常的应急处置和初步核查情况。证监会表示,核查中未发现人为操作差错,原因为策略交易系统问题,已经正式对光大证券立案调查,暂停相关业务。与此同时,光大证券也发布公告将“8·16事件”当天的“乌龙指”真相还原市场,并于昨天下午6点临时召开发布会,对事件经过进行阐述。

  □光大公告·事件还原

  上午累计申报买入234亿

  光大证券发布公告详述了惊魂三分钟的真相。2013年8月16日,公司策略投资部按计划开展ETF套利交易,部门核定的交易员当日现货交易额度为8000万元,并在交易开始前由审核人员进行了8000万元的额度设定。

  9点41分,交易员分析判断180ETF出现套利机会,及时通过套利策略订单生成系统发出第一组买入180ETF成份股的订单(即177笔委托,委托金额合计不超过200万元)。10点13分,交易员发出第二组买入部分180ETF成份股的订单(即102笔委托,委托金额合计不超过150万元)。11点02分,交易员发出第三组买入180ETF成份股的订单(即1772笔委托,委托金额合计不超过200万元)。

  11点07分,交易员通过系统监控模块发现成交金额异常,同时,接到上交所的问询电话,迅速批量撤单,并终止套利策略订单生成系统的运行,同时启动核查流程并报告部门领导。为了对冲股票持仓风险,开始卖出股指期货IF1309空头合约。截至11点30分收盘,上午累计申报买入234亿元,股票成交金额约为72.7亿元,累计用于对冲而卖出的股指期货IF1309空头合约共253张。

  下午在期货市场反手做空

  自导自演了惊魂三分钟之后,光大证券在午后再度铤而走险,反手在期货市场上做空弥补,有投资者在网上吐槽表示:“这是用一个错误,去补救另一个错误啊,完全无视法律法规。”

  由于当天增加了72.7亿元股票持仓,公司需要降低持仓量,从当天下午开始,一场围绕着使用股指期货卖出合约做全额对冲的戏码又不幸上演。

  下午开盘后,策略投资部开始通过将已买入的股票申购成50ETF以及180ETF在二级市场上卖出,同时,逐步卖出股指期货IF1309、IF1312空头合约,以对冲上午买入股票的风险。据统计,下午交易时段,策略投资部总共卖出50ETF、180ETF金额约18.9亿元,累计用于对冲而卖出的股指期货合约共计6877张,其中IF1309、IF1312空头合约分别为6727张和150张,加上上午卖出的253张IF1309空头合约,全天用于对冲而新增的股指期货空头合约总计为7130张。

  □追问

  光大证券“乌龙”事件五大疑点

  卖空股指期货对冲是否涉嫌内幕交易?

  光大证券公告称,16日11时07分,该公司交易员通过系统监控模块发现成交金额异常,随后为了对冲股票持仓风险,即开始卖出股指期货空头合约,当天下午开盘后,光大证券开始通过把所买入的股票申购成50ETF以及180ETF在二级市场上卖出,同时逐步卖出股指期货空头合约。据统计,加上上午卖出的253张IF1309空头合约,光大证券全天用于对冲而新增的股指期货空头合约总计为7130张。

  如果说光大证券11时07分之前的买入操作是无意为之,那么之后的卖空行为则属有意之举。然而,就在这一事件的始作俑者正大举对冲自身风险的同时,大量投资者仍然在毫不知情的状况下抢购股票。

  根据公开信息,光大证券14时才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交公告,而投资者大约在14时30分左右才看到这一信息,明白早盘股票突然暴涨的真正原因。这样来看,光大证券的对冲操作是否属于内幕交易?这一点值得监管层认真调查。

  72亿元股票今日是否可自由卖出?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18日明确,依据有关法规,8月16日全天股市交易成交有效,能够顺利交收,整个结算体系运行正常。

  错误交易并非一定是“乌龙指”或系统故障,美国、日本等成熟市场都对撤销错误交易进行了明确规定,但在A股市场,这一制度依然缺失。

  既然错误交易只能被认定有效,那么光大证券在16日上午买入的这72.7亿元股票是否会被冻结?

  众所周知,光大证券当日买入的股票多为银行等权重股,且金额巨大。银行股近期一直不被看好,经此“乌龙”事件的打击,未来走势更难预测。如果在19日开盘之后,光大证券为止损即大量卖出这批股票,势必对市场行情产生重大影响。而在监管层的情况通报中,并没有看到关于这72亿元股票如何处置的内容。

  高位买入的投资者损失能否得到赔偿?

  在光大“乌龙”上演的过程中,大批投资者看到股市暴涨,误以为有重要消息发布而盲目跟风买入,T+1的交易制度使投资者高位买入的股票当日难以抛出,而且市场短时间内的剧烈回调也让投资者难以迅速出手平抑损失。

  光大证券在公告中承认:“因本次事件对投资者可能产生的损失,本公司将依法履行应尽的职责和义务。”但对于赔付方案、赔付金额、涉及投资者范围等重要信息均无回应,只是对投资者致歉。

  从证监会新闻发言人的表态看,证监会目前已对光大证券立案调查,将根据调查结果依法处理。但无论是证监会,还是光大证券,对事件的定位均为系统

  问题,而尚未发现人为操作差错,这就意味着投资者索赔难度加大。

  有专业人士指出,如果本次事件是由光大证券有意操纵市场的行为所引起的后果,投资者的损失应当由光大证券负责赔偿;如果事件确实是由于系统问题导致,光大证券对投资者损失的赔付将大大减少。

  信息披露滞后交易所是否应承担责任?

  股票交易贵在信息公平。在光大“乌龙”事件中,投资者在三个多小时后才知道事件的初步真相,这让人不由怀疑监管层的反应速度。

  在18日的通报中,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说,光大事件发生后,中国证监会迅速作出反应,组织单位立即进行应急处置和核查。并在了解情况后立即督促其采取对外公告说明情况等。根据光大证券的公告,16日11时07分公司就接到上交所的问询电话。交易所的确在第一时间就关注到了异常情况并采取了行动,但并没有及时将信息公开。从11时07分到14时30分左右,投资者都处于懵懂状态,市场传言满天飞。

  “作为一线监管者,交易所应该有多种手段也有责任及时处置此类应急事件,以把错误交易对市场的影响和对投资的损失降低到最小。”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说。

  事件会否重演?

  光大证券“乌龙”事件让人们对券商内控机制颇为担忧,也更加担心如果后续处置不当此类事件恐将重演。

  看到规模不算最大、影响力也不是最广的光大证券因一个小小的“乌龙”,竟可以撬动沪指快速上涨百点,其他更具备实力的券商是否会蠢蠢欲动,用更为隐蔽而低调的方式来操纵市场?

  更何况在券商加速设立分支机构、基金公司大股东频现券商身影、各类不涉及信息披露的私募基金充斥股市的背景下,券商和其他机构联合,一手做股市、一手做期指,在两个市场间玩“跷跷板”,坐收渔利而稳赚不赔将会更加容易且难以察觉。在这一有意或无意为之的过程中,金融机构有多种手段降低损失甚至谋取收益,交易所也得到了巨额手续费,只有投资者,在暴涨暴跌的恐慌中承受着资产损失的“步步惊心”。

  因此,对于此次“乌龙”事件的惩处绝不是责罚一家证券公司,而是事关整个资本市场的公信力。如果惩罚过轻,其他券商必将因为操纵成本过低而跃跃欲试,在混业经营成为金融发展大势、互联网金融方兴未艾、内幕交易操纵市场层出不穷的当下,只有提高违规成本,才能恢复投资者对股市的信心。

  据新华社电

  □光大发布会

  套利策略系统失效

  经初步核查,事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策略投资部使用的套利策略系统出现了问题,该系统包含订单生成系统和订单执行系统两个部分。核查中发现,订单执行系统针对高频交易在市价委托时,对可用资金额度未能进行有效校验控制,而订单生成系统存在的缺陷,会导致特定情况下生成预期外的订单。由于订单生成系统存在的缺陷,导致在11时05分08秒之后的2秒内,瞬间生成26082笔预期外的市价委托订单;由于订单执行系统存在的缺陷,上述预期外的巨量市价委托订单被直接发送至交易所。

  对此,光大总裁徐浩明表示,因为11时02分下单之后在150秒内未得到回报反馈,就重复下单,导致大量产生,是系统逻辑判断错误所致。事情发生后,公司积极配合监管部门进行调查,封存数据和文档,公司及时暂停策略投资部新增套利系统。

  对冲也是国际惯例

  对于被动形成持仓的72.7亿元,转头就进行卖空对冲的行为是否涉嫌违规,光大证券总裁助理杨赤忠表示,出事部门策略投资部主要是要追求风险对冲,事发之后该部门确定尽量减仓,把一揽子股票换为ETF。

  当日减仓18亿,由于流动性问题,只能用股指期货对冲风险,也是国际惯例。

  积极履行赔偿义务

  在昨天的发布会上,针对股民的赔偿问题,光大证券董秘梅键表示,立案调查后一定会有结果,会全力以赴,认真配合证监会调查,这个基础上,对投资人可能出现的损失,依法履行赔偿的职责义务。目前还在进行调查,给光大证券和监管部门一些时间。

  □证监会表态

  光大内控缺陷明显

  未发现人为操作差错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经初步核查,光大证券自营的策略交易系统包含订单生成系统和订单执行系统两个部分,存在程序调用错误、额度控制失效等设计缺陷,在核查中尚未发现人为操作差错,但光大证券该项业务内部控制存在明显缺陷,信息系统管理问题较多。上海证监局已决定先对光大证券采取行政监管措施,暂停相关业务,责成公司整改,进行内部责任追究。

  同时,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光大证券正式立案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依法作出严肃处理,及时向社会公布。

  上述发言人指出,当前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资本充足,流动性充沛,风控合规体系健全,业务运营规范稳健。此次事件是我国资本市场建立以来的首例,是一起极端个别事件,但暴露出的问题足以引起整个证券期货行业的高度警觉,必须以此为鉴,举一反三,吸取教训,堵塞漏洞,完善制度,坚决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证券监管部门和证券期货交易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一线监管,完善监管制度和规则,确保市场安全有效规范运行,切实维护市场公开、公平、公正,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评论 

  不对等的博弈:

  当T+1和涨跌停板遭遇T+0

  16日这次难遇的A股奇观中,绝大多数的股票投资者和期指投资者经历了一场财富过山车游戏。这场让投资者损失惨重的“游戏”暴露出不对等的博弈:当T+1和涨跌停板遭遇T+0,监管层没有把保护广大股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是倾向性地保护机构挽回损失,此外,更重要的是暴露出国家金融安全存在很大隐患。

  A股市场的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由于现行的T+1和涨跌停板制度,现货市场的投资者被限制在当天买入股票后,第二天才能卖出,当然,如果遭遇跌停板,则干脆失去了立刻纠正错误的机会。而股指期货市场的投资者,他们随时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当T+1的现货遭遇T+0的期货,现货的节节败退似成定局。

  上周五光大期货持有股指期货主力合约IF1309卖单量10194手,比上日激增7023手。虽然董秘对当时给媒体的虚假回复是有意为之,但对沪深股市大盘构成特大冲击,如果不是下单失误则光大证券涉嫌操纵证券市场,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由此看来,光大证券恐怕在劫难逃。这只是不对等博弈的一方面,另一方面,通过操纵现货市场,实现期货市场做空赚钱,可能是更大的隐患。这是A股T+1与股指期货T+0的制度漏洞造成的,只有同样采取T+0的方式,才能使股指期货市场和股票市场更加配套,风险才能实现对冲。光大事件可以明白实施T+0的现实意义,T+0不是为了炒作,而是为了公平,为了及时纠错和应对突发事件时不作待宰羔羊。

  中国证券市场虽历经二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内幕交易、大股东挪用上市公司资金等等侵害中小投资者的现象屡有发生,在通往资本强国的道路上,我们必须加强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

  在光大事件之后,风险防控机制的完善也再度受到了关注。此事件表明在我国金融创新品种不断扩充、量化与程序化交易占比日益增长的今日,监管部门与机构投资者对风险的管控和防范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中国资本市场当前最急迫的问题,其实是要进行一系列的制度创新,让市场真正有效起来!或者说,中国的资本市场,要有与世界强国相媲美的市值以及稳定性。这个时候不仅要提倡金融衍生品的交易,而且是要加快这个步伐,同时进一步利用信息化的手段,从技术上将网络金融安全这块做好。

  金融界首席分析师赵欢

  京华时报记者敖晓波

【编辑:陈鸿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