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大小非新式融资首次曝光:大宗+质押一举数得

2013年08月19日 10:31 来源:金陵晚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成本虽然低廉,但胃口不能太大

  上市公司股权质押融资方式不断地在演变。如今,大宗交易+股权质押的新模式已悄然形成,迅速引起上市公司大小股东的注意。

  《金证券》记者独家了解到,新模式的年化成本在7%-8%,而且回购可以通过其他的身份操作,满足融资方特殊需求之余,对上市公司市值维护也有裨益。不过新模式的问题在于,减持比例过大,将碰及信披红线。

  新式融资首次曝光

  第三大流通股东四川怡和企业集团,与平安信托签署了《股份转让与回购合同》,四川怡和通过大宗交易渠道将股权转让质押出去。铁岭新城(000809)8月5日晚的这则股东减持公告引起部分上市公司董秘的注意。

  也就在8月2日和5日,四川怡和通过申银万国成都西一环路证券营业部合计抛售2000万股,接盘方为海通证券上海江宁路证券营业部,双方交易额超过1.7个亿。

  这并非大宗交易“捆绑”股权质押第一次亮相,却是上市公司头一遭用公告形式将其曝光。

  《金证券》记者了解到,借助大宗交易渠道进行股权质押的融资模式悄然兴起已有一段时日,但由于参与的大宗交易商和信托公司都不多,且业务主要集中在小股东上,故并不牵扯“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超过一定比例需要公告”的规定,因而没有获得太大的关注。

  但是形势比人强,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大股东急于涉足,打探相关操作的上市公司董秘或其他高管正在增多。

  年化成本仅7%-8%

  让上市公司高管和股东倍加关注的是新融资方式的成本。

  一位了解这项业务的上市公司董秘告诉《金证券》记者,目前借助大宗交易渠道是众多股权质押融资方式中成本最低的。“年化成本在7%-8%,其他纯粹的质押模式现在都得9%左右。而且你晓得的,跟券商做规矩多、限制多。”

  那么,大宗交易“捆绑”股权质押究竟如何实现融资的?《金证券》记者了解到,一般的操作流程是,由大宗交易商牵头与上市公司大小非谈好融资比例(一般是5-7折);上市公司通过大宗交易平台将股权转让给大宗交易商(按照正常9折走);上市公司获得的资金中,剔除事先约定的融资比例部分,余下金额私下返还给大宗交易商。这一过程中,上市公司的交易对手可以是大宗交易商,可以是大宗交易商+信托,也可以是纯信托甚至其他愿意提供资金的接盘方。

  之所以融资成本低,源于这类融资不需要走券商等机构通道,不需要支付通道费用,利用大宗交易渠道,资金可以和融资方直接对上。

  “如果融资需求超过5000万,我们甚至可以找券商、信托,帮忙单独设立个产品,这个产品也可以依托于大宗交易。”一位大宗交易商人士告诉《金证券》记者。

  事实上,除了本身年化成本低之外,通过大宗交易的另一众所周知的好处就是可以避税。“大宗交易减持席位不同,各地给的退税返还政策也不同,对于融资额度大的上市公司股东还是很有吸引力的。”这名大宗交易商方面人士补充。

  换人回购一举数得

  《金证券》记者获悉,融资到期后,融资方可以再次通过大宗交易平台将质押股份买回。若不愿意回购,可按时价将股份真正出让给接盘方,差额部分多退少补。

  那位上市公司董秘坦言,由于交易协议是双方私下签订的,涉及双方对之前融资的财务成本和之后转让交易的风险成本的确认,所以交易对手最好是相互熟悉的,不然很容易闹出矛盾。

  “上市公司股东们之所以越来越愿意选择这种方式,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他说,融资到期后,如果融资方不愿意以现在的身份回购股份,还可以通过其他的身份操作。“如果直接通过大宗交易转移很容易被市场发现,通过这个办法,既完成了融资,又低调地把股份转给了别人。”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在这一融资模式中,当大宗交易商接盘股权后,这部分股权的运作方式十分灵活。那位大宗交易商人士告诉《金证券》记者,他们现在为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业务做了很多创新尝试,甚至提供一对一的服务,这项业务也不例外。比如能满足融资方一些特殊的要求,也可以维护上市公司市值。

  凡事有利有弊。让融资方头疼的是,一旦股东减持股份占比过大,上市公司就必须进行披露,但这实际上并非真正的减持行为。不止一位上市公司董秘向《金证券》记者抱怨,由于上市公司涉及的创新融资业务越来越多,信披十分头疼。

  《金证券》记者了解到,交易所目前尚未注意到这类情况,也没有意识到上市公司在各项创新融资业务面前信息披露的难处。不过作为上市公司,目前能做的就是走到哪一步,就做哪一步的信披,信披背后的东西需要市场去分析和判断。  金证券记者 胡春春

【编辑:程春雨】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