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史上最大乌龙”伤了谁?

2013年08月19日 11:50 来源:长春晚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一个错误的交易指令,引发A股“史上最大乌龙”事件,也将光大证券推上了风口浪尖。同时暴露在公众视野中的,还有亟待修补的券商内部控制机制。惊天“乌龙”给本土券商带来怎样的深刻教训?“内控之殇”造成的伤害,又能否触动年轻的中国证券业走向完善?

  “乌龙事件”直指内控漏洞

  8月16日早盘约11时05分,数十只大盘蓝筹股在巨额买单推动下集体涨停,沪指瞬间出现高达逾5%的涨幅。由于大量投资者跟风买入,沪指在短暂回落后再度拉升,并在早市收盘时保持了3%以上的涨幅。

  作为这波诡异行情的始作俑者,光大证券很快浮出水面。但事件的来龙去脉却显得扑朔迷离。一说其投资团队在使用新系统操作时,误将模拟盘突然切入实盘。这一传言随即遭到光大方面的否认。另一说是光大证券量化投资部门在购买上证50ETF时,错将“3000万份”输入为“3000万手”,导致交易金额放大百倍。网上甚至还流传着“保洁员大妈擦拭交易员电脑误发交易指令”的版本。

  不过,无论是看上去比较靠谱的版本,还是令人哭笑不得的“恶搞版”,“乌龙事件”都直指光大证券的内控制度。

  一位资深证券界人士表示,在严格的内控机制下,交易员的自营业务交易额度都有严格限定。出现高达数十亿元的错误交易指令而未获风控系统拦截,只能说明其内控机制几乎“形同虚设”。

  内控之网能否更严密?

  2011年9月8日的香港市场上,中国人寿H股突现23亿股巨量买单,实时动用资金高达约433亿港元。究其原因,系新鸿基投资某客户主任错误地输入了买盘股份的数量。而新鸿基投资的交易系统自动将错误买盘拆分为较小买盘,再传送至市场。该客户主任很快便发现了自己的错误,并向其他交易员求助,以取消执行已被交易系统分拆的买盘。这使得最终仅有约3%的买盘被执行。

  而在本次A股“乌龙事件”中,即使矛头已指向光大证券自营业务,其董秘仍以“子虚乌有”回应,并称相关传闻“说明人们不了解光大证券严格的风控”。而当天临时停牌后,陷入舆论漩涡的光大证券也仅仅以“策略投资部门自营业务使用独立套利系统时出现问题”的一则简短公告,对这一离奇事件做出解释。与细枝末节相比,这起事件引发的对券商内控制度的反思显然更为重要。

  据了解,经过中国人寿H股400多亿港元挂单事件之后,香港当地的大部分投资机构都斥资对内部交易系统进行了升级,并为每个交易员按照内部级别设定了交易上限。

  “内控之殇”伤了谁?

  由于导致大量投资者跟风高位买入,光大证券被指或面临巨额索赔。这意味着一个小小的交易指令,可能让这家知名券商“很受伤”。事实上,在中国证券史上,光大并非唯一因为内控机制缺失而“受伤”的券商。

  2004年1月,由于挪用高达80亿元客户保证金及在自营业务中出现巨额亏损,有着12年历史的南方证券被证监会和深圳市政府接管。次年,伴随重组后的中国建银投资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宣告成立,南方证券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而曾为内地三大证券公司之一的华夏证券,同样因公司治理结构紊乱、风险意识差、内控机制形同虚设,2005年年末被撤销业务许可,2008年进入破产清算。

  近年来,监管层在强化券商内部控制方面屡出重拳,分类监管成为重要着力点之一。但在监管高压之下,部分券商仍屡屡触碰“红线”。上月,平安在证券公司分类评级中被降至C级,为其在万福生科造假案中的违规行为付出了代价。

  然而,内控缺漏伤害的,绝非仅仅券商本身。业内专家表示,券商在内控制度方面的设计不完善、执行不到位,不仅让其自吞苦果,还损害了证券行业的诚信形象,损害了整个证券市场公开、公平、公正的立身之本。

【编辑:黄政平】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