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英大唯一基金经理离职 中小基金公募缩水

2013年08月29日 11:30 来源:中国广播网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最近,有媒体曝光称,英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连失大将,公司上下已经陷入没有一个基金经理的窘境。很多人可能对英大基金公司并不熟悉。这家基金公司确实是一枚基金新兵,去年8月17日才正式宣告成立,到现在才刚满一年升入“二年级”。公司在一年时间内,共发行了一只公募基金产品,还是纯债券型基金,业绩也并不出色,从今年4月份到现在,份额从14.95亿份缩水到现在9.16亿份,缩水近4成,收益率也为负,在-1.5%左右徘徊,在同类产品中表现一般。

  成绩单不好看,直接的后果就是公募业务缩水,人才流失。成立一年来,英大基金的总经理刘光灿就以个人职业规划为由离职,无奈只好由公司董事长陈书堂亲自兼任总经理。近日有传闻称陈书堂也已离职,现在连公司唯一的基金经理刘熹也提出辞职。可谓连失大将,祸不单行。

  不过,面临“人才荒”的基金公司可不只是英大一家。今年以来,公募基金行业从高管到基金经理,再到投研团队,“离职潮”此起彼伏。统计显示,2013年各家基金经理离职数量高达97人,7家公司基金经理变动率在50%以上,公司高管变更公告也超过50份。其中,国金通用、长安、富安达、德邦4家基金公司离职变动率居前。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基金公司大多数规模较小。

  大批基金经理走马灯般密集换帅,凸显了中小基金公司人才荒的困境。与此同时,大批实力雄厚的基金公司却大张旗鼓,大肆招兵引将。相对而言实力和影响力都更为弱小的新基金公司,只有通过高价揽才,才能防止大基金公司挖自己的墙角。

  但基金公司呈现出两极化状态趋势不可逆。仅从刚刚公布的中报显示,盈利能力强的基金公司愈发强大,中小基金公司则愈发羸弱。公开数据显示,易方达、广发、博时和南方基金四大基金公司上半年合计盈利达10.62亿元,占到已曝光盈利的23家基金公司利润的一半,而中小公司却难在竞争激烈的公募行业分得一杯羹。德圣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江赛春告诉记者,在这个市场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优胜劣汰是很平常的。落后就要挨打,没有办法。

  江赛春:只是因为这两年行业的经营状况没有显著的改善,基金的业绩也没有非常大的提升,一些中小公司本身在实力上相对弱小,那么基金经理可能会去寻找其他的发展机会。

  随着审批的加速,今年上半年我国的基金公司数量正式进入“8”字头,年内基金公司数量有望突破90家,甚至达到上百家的规模,令公募业务竞争进一步加剧。2013年上半年新成立的基金公司数量,超过了2007年至2010年3年成立的基金公司总量。

  面对早前成立的巨型基金公司,新基金公司规模都比较小,不仅在资历、经验上处于劣势,在业务方面也无法与大型基金公司展开正面竞争。尤其是在市场低迷的环境下,错过基金黄金时代的小公司大多面临生存的挑战。此外,随着新《基金法》的实施,保险、券商、私募加入公募队伍,“大公募”时代将出现前所未有的竞争格局。

  小的基金公司如果在公募领域拼不过大的基金公司,倒开始另辟蹊径,在别的方向寻找出路。还是以英大基金为例,公募基金连人都跑了,但是它却在专户理财方面有所作为。目前公司旗下9个专户产品已经达到了30亿元的规模,甚至还有股东为此准备增资扩股。

【编辑:于恋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