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国务院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 业界期待实施细则

2013年08月29日 13:49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8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ABS)试点。会议明确提出,优质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可在交易所上市交易,在加快银行资金周转的同时,为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

  分析人士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资产证券化有利于银行实现信贷资产转出表外,通过交易所推进投资者多元化,可以对交易对象进行规范,做到更透明,更易被金融体系认可。

  券商估计,本轮资产证券化试点规模约为2000亿元。此前亦有券商保守测算,目前国内可操作、有现实动机的信贷资产证券化规模约2万亿。

  可在交易所上市/

  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是落实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决策部署的具体措施,也是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改革举措,可以有效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盘活存量资金,更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会议确定,要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循序渐进、稳步推进试点工作。一要在实行总量控制的前提下,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规模。优质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可在交易所上市交易,在加快银行资金周转的同时,为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

  就在第二轮试点的500亿元额度接近用完时,李克强总理扩大试点的决心给了市场一针强心剂。

  “资产证券化继续推进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银行依旧是主角,信托公司、券商、基金子公司都将积极参与分一杯羹。”某资深信托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同时,这也是决策层首次公开明确,资产证券化产品可在交易所上市交易。分析人士指出,开辟交易所交易有两大利好。

  “首先,有利于实现信贷资产真正转出银行资产负债表和转出银行体系。”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信托人士告诉记者,“其次,通过交易所推进投资者多元化,通过对交易对象的规范,做到更透明,更易被金融体系认可。”

  据媒体报道,目前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的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大多由银行持有。银行间市场清算所今年7月份的数据显示,7月末该所托管的合计191.24亿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中,银行持有65.3%。

  此外,分析人士指出,银监会正在筹备新一轮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规模约2000亿。

  “试点额度大幅提升,新一轮试点额度较前两轮提升近4倍,产品的规模化将有利于加快资产证券化业务未来常规化进程。中长期,资产证券化逐步转常规将有利于缓解银行资本压力及分散银行体系风险。”瑞银证券分析师在研报中指出。

  业界期待实施细则/

  2012年,央行、银监会、财政部联合推进的第二轮500亿元规模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各家银行纷纷拿出自己的优质资产进行证券化,不过,在新一轮规模更大的试点中,资产的定义引发市场关注。

  “李克强总理说的优质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可在交易所上市,‘优质’的定义还很模糊,国家也没有出台细则定义哪类信贷资产适宜证券化,一切还要等细则出来才好说。”上海某信托公司高层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业内人士分析,信用类贷款、保证类贷款、小微企业贷款、汽车贷款的资产包是目前最适宜证券化的信贷资产。

  “一是易操作,因为证券化要求基础资产要真实出售,如果是抵押贷款,就涉及到抵押权转让,如果涉及众多贷款人,操作起来就更繁琐,而信用类贷款的证券化就简单多了,不必逐笔通知贷款人,直接公示即可。”海通证券分析师指出,“二是基础资产优质,信用类贷款往往是资质高的客户,而小微贷目前违约率不到1%,汽车金融公司的个人汽车贷款不良率不到0.2%;三是基础资产分散风险低,将众多小笔的小微贷、汽车贷包装成一个资产包,有效降低了基础资产包的整体风险。四是价格好,小微贷一般上浮30%上下。”

  上述人士还指出,个人按揭贷、贷款类银信合作理财产品、买入返售同业资产以及在证券化初期,不良资产都难成为主要品种。

  国务院常务会议也强调,要充分发挥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作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统一产品标准和监管规则,加强证券化业务各环节的审慎监管,及时消除各类风险隐患。风险较大的资产不纳入试点范围,不搞再证券化,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

【编辑:陈鸿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