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2467家上市公司上半年赚超万亿 金融仍是赚钱大户

2013年09月02日 10:26 来源:扬子晚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上市公司中报的披露工作于上周五晚正式结束,虽然今年上半年宏观经济增速有所回落,但A股上市公司在整体上依旧保持着业绩复苏的态势,不仅净利润平均增速明显好于去年同期,机构投资者也加大了对A股市场的关注。

  A股公司业绩整体增长12%

  金融仍是赚钱大户,公用事业利润大增

  据统计,2467家A股公司在报告期内总计实现净利润约1.138万亿元,同比增长12.12%,而相关公司在2012年上半年的整体净利润增速仅为-1.55%。

  尽管A股上市公司在上半年实现了12.12%的整体业绩涨幅,但不同行业及板块之间的分化趋势也十分明显。据统计,在23个一级行业板块中,有17个板块在报告期内保持着行业整体业绩向上的良好势头,但有6个行业板块的整体业绩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

  具体来看,94家公用事业类上市公司总计实现净利润288.86亿元,同比大增148.8%。此外,电子设备、信息服务、房地产、家用电器、交通运输等板块也在报告期内实现了20%以上的整体业绩涨幅。虽然公用事业等板块的业绩增幅较为明显,但金融板块仍是A股市场的赚钱大户,仅16家上市银行上半年的净利润总额就高达5452.29亿元,占全部上市公司净利润总量的47.91%。

  就在公用事业、金融等板块赚得盆满钵满的同时,能源、有色金属、机械设备、农林牧渔等强周期板块的日子却不太好过,其中90家有色金属类上市公司在报告期内的总利润不过54.85亿元,同比下滑55.64%;消费市场快速萎缩的餐饮旅游行业则在报告期内遭遇了44.81%的业绩负增长。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中小市值新兴产业题材股在今年的表现大红大紫,但创业板和中小板企业上半年的净利润整体增幅却分别只有1.51%、6.61%,相较之下,一直在二级市场缺乏表现的上证180板块的净利润整体增幅却达到11.31%,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实力雄厚的主板龙头公司对经济波动周期的敏感度相对较低。

  二季度机构增仓近四成

  蓝筹股分红积极性增强

  伴随上市公司整体业绩的好转,机构投资者对A股市场的关注度也水涨船高,据统计,截至6月底,沪深两市共有2145家上市公司被基金、券商、QFII、保险、社保等五大机构投资者持有1671.51亿股,较一季度末环比增长约38.03%,其中基金的增仓动作最大,持股量由一季度末的585.17亿股增至二季度末的1053.55亿股,环比增幅达80.05%,持股公司数量达2111家,较一季度末增加687家。

  从机构投资者二季度的增仓对象看,新兴产业类个股和低估值弱周期类个股是机构投资者布局的重点,基金二季度的前10大增仓股中,有7只具备以上两类股票的特征;而社保二季度增持量最大的10只个股中,重庆水务等来自公用事业、食品饮料等弱周期行业的个股就占了半壁江山。

  统计显示,在今年中报披露期间,总共有62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年中分红预案或已实施年中分红,其中有45家公司拟实施现金分红。相较之下,2012年选择年中分红的A股上市公司数量达到118家,实施现金分红的公司则高达99家。

  除了有意实施中期利润分配的公司数量较往年有所下降外,相关公司的分配力度也相对保守。据统计,2012年年中转送力度在“10转10”或“10派5元”以上的公司多达25家,鹏欣资源和长方照明两家公司的转送力度则高达“10转15”;南大光电的现金分红比例则达到“10派10元”。而今年中报期间转送力度在“10转10”或“10派5元”以上的公司只有19家,转送比例达到“10转15”的只有国中水务。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监管部门大力提倡价值投资的引导下,蓝筹公司回报投资者的积极性在今年中报期间有所增强,转送力度最大的国中水务以及现金分红比例最高的盛达矿业均属于主板蓝筹股,而中国石油中期派现金额高达294.85亿元,占公司上半年净利润的45%。此外,中国石化、中国平安、民生银行等主板蓝筹公司的年中分红规模也均在10亿元以上。

【编辑:黄政平】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