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融资者:“土改”潮难压“自贸”风

2013年09月04日 14:40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经过了一周多的热炒,上海自贸区及其带动的相关概念股本周渐显“退潮”的迹象,“风头”被土地流转改革概念股抢去。不过,市场热点依然刮的是改革风。从融资融券信息中可看到,两融资金2日还未对土改概念表现出明显的热情,而看似“热潮退去”的自贸区概念股直至8月30日融资热情都未降,9月2日融资余额虽有所回落,但资金依然暗流涌动,并未彻底离去。分析人士认为,随着自贸区政策方案的推出,政策支撑和改革预期或将继续推动自贸区、信息消费、金融改革等相关热点的活跃,而政策的落实将给相关概念带来投资机遇。

  热点轮涨

  自贸概念融资热度未降

  9月3日,两市共有13只融资融券标的股涨停。其中,土地流转改革概念股占绝大多数,但两融资金尚未对其表现出特殊的热情。从9月2日的两融数据上看到,北大荒、海南橡胶、海岛建设的买入额和偿还额都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提升,但净买入额未现明显放大;罗顿发展的融资情况也未有积极好转;辉隆股份的融资买入也不积极,但融资偿还额环比扩大了两倍多,这导致其融资净买入额为负值。

  看似“退潮”的自贸区概念股直至8月30日的融资热情都未降。据Wind资讯显示,本月30日,上海机场、长江电力、申能股份、中国国旅、中集集团、中海集运和东方明珠的融资净买入额及融资余额增幅均居前,这说明近期的自贸区概念以及由此带动的交通运输、物流贸易板块部分个股在30日的融资热度依然较高。其中,上海机场在此前一周的融资余额增长了2.57倍,中海集运的融资余额增长了1.14倍。

  具体来看,9月2日自贸概念股的融资买入额虽有所回落,但净买入额未现负增长。以上海机场为例,自8月23日以来,上海机场的融资买入额连续上升;8月22日仅为645.28万元,至8月28日达到最高点2.43亿元,期间融资偿还额虽也随之增速加快,但是额度与买入额无法相比;8月28日的融资偿还额仅为9446.99万元。8月29日,上海机场的融资买入额骤降至1.05亿元,而偿还额为1.13亿元,这使得融资净买入额为负值,融资余额也比上一个交易日略降。不过在8月30日,融资买入额再恢复至1.98亿元,净买入额为8927.66万元。9月2日,上海机场的融资买入额为1.30亿元,净买入额回落至1857.51万元。

  类似的,东方明珠的融资买入额在8月30日达到1.49亿元的高位水平,9月2日则回落至9263.58万元,净买入额依然超过2000万元。

  同样,受上海自贸区概念的带动,不少仓储物流股的融资也未被资金冷落。中储股份的融资买入情况自8月29日和30日两个交易日均超过2亿元,9月2日的融资买入额也有1.49亿元,而此前的融资买入额较少上亿元。由此,近三个交易日的融资净买入额也出现较为明显的放大。

  政策驱动

  改革主线喷涌而出

  目前,自贸区依旧暗流涌动,十八届三中全会又确定于11月召开,期间改革预期依然较强。9月2日,众多传媒股融资净买入再现积极的继续,以电广传媒、苏宁云商、华闻传媒、人民网为代表的信息服务行业股票再度出现在融资净买入额榜单的前列;与此同时,机械、建材、能源、有色、房地产的融资余额增速较快。分析人士认为,在政策的推动下,信息消费、自贸区、金改等概念板块将依然在分化中活跃,而政策落实将给相关产业带来投资机遇。

  根据最新的消息,上海自贸区初步确定在9月27日挂牌,自贸区方案也将在9月底公布。而根据融资信息显示,尽管自贸区概念在前期连续多日上涨之后,逐步从风口浪尖撤下,但资金并未完全撤离。毕竟,上海自贸区概念兼具贸易意义和改革意义,9月底挂牌时间的确定,决定了自贸区概念不会昙花一现,后续金融、基建、贸易、物流等板块将随着自贸区方案的公布再度吸引资金的青睐。

  众多研究机构也显示出其对后续改革预期发酵所带来机遇的看好。申银万国认为,主题活跃的格局将得到延续,建议关注三中全会市场还未发酵的主题机会。除了上海自贸区以外,建议投资者关注三中全会上有望出台但目前市场还未充分反映的以“改革”为主线的主题性投资机会,包括土改、天然气产业链、期货概念、国企治理改善、医院投资等方向。

  海通证券认为,后续政策将以落实投资和深化改革为主,有利于传统产业,市场焦点或从新兴成长转向传统复苏,建议关注传统产业的投资机会。国泰君安证券认为,改革加速的同时,新基建投资也会加速,下一个战场是“新基建”,即节能、4G投资、轨道交通等领域存在政策性机会。当前,成长股可能会阶段性的受到资金价格上升、总体需求不强等因素影响出现回调;但从趋势上看,成长股的估值仍有望进一步扩张。□本报记者 张怡

【编辑:陈鸿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