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近八成上市煤企利润下滑 兖州煤业成亏损王

2013年09月04日 15:11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随着上市公司半年报收官,煤炭行业惨淡状况再现。据统计,42家煤炭上市公司上半年盈利几乎出现集体下滑,其中32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占比为76%,煤炭采集成本高企、煤价跌跌不休成罪魁祸首。另外,多家公司应收账款激增,显示煤炭行业仍为买方市场。

  记者注意到,各煤炭大省也颇为“头疼”,纷纷出台政策救市,减负减税、煤电互保等政策一应推出。分析人士认为,上述政策虽然可能对煤炭市场有所缓解,但仍不会有大行情出现,应从根本上改善供需关系。

  上市煤企应收账款激增

  根据同花顺统计,上市公司中42家煤炭上市公司,有多达32家公司的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占比近80%。其中,兖州煤业亏损近24亿元,成为煤企中的亏损王。

  兖州煤业并不孤单。其中,大同煤业净利亏损5.16亿元,同比大跌246%;煤气化净利亏损1.78亿元,同比大跌225%;远兴能源亏损1.13亿元,同比大跌363%;安泰集团亏损2679万元,同比大跌1823%。

  实际上,从整体行业上看,上半年煤炭行业也是集体下滑。其中,平庄能源净利大跌近九成,恒源煤电净利下降达82%;盘江股份净利下跌68%;开滦股份净利下跌近60%,神火股份净利下跌58%。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煤炭上市公司应收账款激增。其中,金瑞矿业2013年中期应收账款大增282%。今年上半年其收入中,银行承兑汇票达到3.14亿元,较期初上涨了119.73%,公报给出的解释是,受到以银行承兑汇票结算的货款增加所致。

  今年上半年,恒源煤电应收账款为23.23亿元,较期初大涨200.18%。公司在中报中称,“应收账款增加因客户改变了结算方式”。此外,大有能源应收账款从9.86亿元攀升至17.15亿元,上浮73.88%,昊华能源应收账款则从年初的2.23亿元上浮至3.88亿元,涨幅73.57%。

  实际上,早在2012财年,煤企应收账款激增就已“显山露水”。以西山煤电为例,公司半年期末应收账款数额达43.74亿元,较年初上涨49.83%。值得注意的是,西山煤电2012年底应收账款就大比例增长了203.12%。

  价跌滞销成主因

  “和以前现款交易不同,现在煤炭交易多是银行承兑。”中宇资讯煤炭分析师关大利表示,上市煤企应收账款较高,是由于煤炭市场已由此前的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

  卓创资讯煤炭分析师刘冬娜也表示,这种情况在以前很少出现,多数都是现款交易,如今煤炭企业的话语权越来越弱。“作为资金占用量巨大的行业,煤炭企业为此也承压不少。”

  数据印证了上述说法。二季度末,不少煤炭企业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下降。其中,金瑞矿业、凯迪电力、新大洲A现金流量净额分别较年初下降267.39%、187.91%、151.67%,大有能源、恒源煤电、露天煤业则分别下降87.77%、90.30%、478.09%。

  产煤、用煤双方话语权的转变,正是由于煤炭市场需求的疲弱。数据显示,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煤炭滞销、产能过剩成为行业的关键词;而煤炭价格一路下跌,成为多数上市煤企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

  煤价跌跌不休,产煤成本仍在不断上升。关大利解释,国内采煤成本比国外煤矿“高了不止一丁半点”。他解释,和国外煤炭多为露天矿不同,我国煤炭主要为地下储存,开采难度大;另外,国外采煤机械化程度较高,开采成本比国内煤炭企业有优势。

  多地政策扶持煤企

  煤炭行业巨额亏损,已让不少煤炭大省“头疼”,纷纷出台政策救市。

  以山西为例,该省7月接连出台“煤炭20条”、“煤层气20条”,山西省长甚至出面“吆喝”卖煤,最终促成山西煤企与五大电力集团关于煤电联营的协议。

  而早在5月初,河南省政府“煤电互保”政策出炉,实行“发电机组采购本省电煤量和发电量挂钩”的政策,根据发电单位基础电量占全省比例分摊确定基数,超基数采购1万吨省内原煤奖励1000万千瓦时基础电量,否则扣罚1200万千瓦时基础电量。

  其他煤炭大省如湖南已效仿河南出台“煤电互保”湖南版。有预测认为,近期各省煤炭“救市”政策或将密集出台。

  “实际上,政府5、6月份并没意识到煤炭行情如此之差,到7、8月份陆续开始推政策。”关大利告诉记者,以河南为例,该省推出煤电互保政策后,电煤销售出现回升,缓解煤炭行业滞销窘境。

  关大利还注意到,以山西出台的政策为例,从8月起至年底,暂停提取煤炭企业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和煤矿转产发展资金,无疑将为企业减轻负担。有人士计算,暂停此两项资金,可使煤炭企业减少15元/吨的生产成本,此举将为山西煤企节约超50亿元资金。

  不过,在刘冬娜看来,这些政策效果并不明显,煤价仍在低价趋稳。她解释,煤炭市场面临的最本质问题还是供需关系,只有供需关系改善了它的市场才会改善。“最近几个月,PMI指数连续50以上,煤炭企业认为迎来利好,但下游行业包括化工、建材、水泥等产能过剩的情况并未改变。”

  然而,从目前来看,煤炭产量控制仍然是难题。“现在停产的多是民营煤矿,大型国企煤矿减产仍不现实。”关大利说,国企煤矿出于业绩考核的因素,不可能减产保价。记者 赵晓娜 实习生 鲁元珍

【编辑:黄政平】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