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A股市场重启优先股功在当前利在长远

2013年10月12日 11:11 来源:金融时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国庆”节后市场得以持续反弹,有宏观面持续向好的缘故,更缘于市场对国家层面的经济改革的预期,尤其是涉及资本市场的相关改革预期。而日前来自温州的场外市场挂牌企业———浙江朗诗德健康饮水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在浙江股权交易中心举行优先股发行路演,之所以备受市场各方的关注和热捧,也恰恰是因为投资者对新股发行改革制度的热切期待。据悉,市场监管部门正在加紧制定A股优先股发行的实施方案,有望在新股发行改革制度公布后实施。同时,新三板场外交易市场的优先股发行工作也在积极筹备中并计划同期推出。

  优先股是相对于普通股而言,通常是指在利润分红及剩余财产分配的权利方面较普通股享有优先权的一类股份。这类股份通常预先设定股息收益率,但其股东一般不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对股份公司的重大经营也没有投票权。从海外成熟市场运用经验来看,优先股还具有债券和普通股的一些特征,信用评级介于债券和普通股之间,同样其收益率也介于债券和普通股之间。在成熟市场,发行优先股是一种重要的融资手段。因为优先股的市场回报和普通股以及债券市场回报的相关性都很低,有助于机构投资者在构建投资组合中进行分散化投资,也可以满足投资者需求的偏好。

  在我国的资本市场上,优先股制度最早的雏形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初期,当时的股份形式兼具股票和债券的特征,投资者既可以获得固定的投资回报,又可以参与公司盈利的分红。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出台了《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对优先股的基本权益进行了全面的规范。优先股制度在不断的实践中获得了发展,例如1990年,深圳发展银行发行优先股1148万股,占总发行股票量约24%。然而,由于1993年《公司法》中没有明确规定优先股制度,使得优先股的发展自此以后陷入了长期沉寂中。

  重启优先股制度,对于中国股市而言,无疑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长远意义。就现实而言,其一,优先股制度有助于改善A股分红偏少的现状。优先股推出后,看重稳定股息红利的投资者可选择优先股,而希望分享公司成长的投资者可选择普通股。去年2月,证监会研究中心黄明等人撰写的《优先股制度的探讨》一文指出,优先股在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的大量应用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它不仅为公司提供了重要的融资方式,而且为注重现金股利、希望收益稳定、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提供了更多可供选择的投资渠道。目前,投资者尤其是长期投资者的分红需求日益增加,而部分上市公司为了快速发展趋向于少分红或不分红,投资者和公司的矛盾日益凸显,从而迫切需要进行制度创新,而优先股的发行对此具有积极意义。

  其二,优先股可缓解市场的扩容压力。5月17日,证监会召集相关机构探讨优先股试点。证监会主席肖钢提出,5月将优先股试点方案上报国务院,将加快推进优先股试点工作。此时提出优先股的问题,有市场分析认为是为IPO重启预热。事实上,推出优先股的呼声之所以这么强烈,很大程度上与IPO的重融资轻回报以及大小非减持套现有关。自2009年以来,A股市场已经历了长达4年的徘徊。除了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的基本面疲弱之外,过度扩容也被视为市场信心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有分析认为,由于我国股市一开始就是由单一的普通股所组成的股权结构,没有优先股,这不仅造成了对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极为不利的“一股独大”和大股东的只顾圈钱,也使大小非的套现冲动更加不可抑制。优先股的出现可以缓解国有控股和市场化之间的矛盾。当前A股市场中大多数是国企,国有股“一股独大”。如能将部分国有股转为优先股,既能使政府获得稳定的股息收入,实现国资保值增值,又可减少政府对公司日常经营的干预,而且也能遏制大小非急功近利的套现冲动。闻潮

【编辑:于恋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