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基金“触电”是一场戏 应注重提升投资能力

2013年10月12日 16:26 来源:证券时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这几年的熊市,把基金折腾得够呛,由于不能给持有人提供持续稳定的回报,基金的名声不太好,中小基金公司发展举步维艰,行业资产管理规模徘徊不前。天弘基金和余额宝的成功,让业内人士一下子看到了基金电商的威力,而就在这几天,阿里巴巴控股天弘基金,这一消息又在业内炸开了锅,公募基金的小伙伴们都是“羡慕嫉妒恨”。恍惚之间,基金业内似乎有这样一种共识:互联网和互联网企业是基金业的救命稻草。事实果真如此吗?

  长期以来,基金受制于银行渠道的限制,银行收取高额的尾随佣金,基金最后到手的收益寥寥无几,甚至亏本,基金沦为为银行打工的命运。如何开辟除银行之外的渠道,成为基金业共同的命题,现在突然出现了基金电商,而且余额宝的效应特别强烈,及至阿里巴巴控股天弘基金,业界似乎看到了电子商务和互联网对基金业的巨大“救命”效应。对于一家基金公司或者整个基金业来说,要做大做强最核心的就是两点:一是投资能力,比如此前华夏基金因为王亚伟的业绩品牌效应,业绩规模不断扩大,多年来保持行业老大的龙头地位;其次是销售能力,比如银行系基金,因为有银行这个好爹,资产管理规模大多不愁,而非银行系基金公司只有羡慕的份。但此番电子商务和互联网与基金的结合,天弘基金这样一个此前可谓谈不上名气的公司,突然之间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尤其是这下子阿里巴巴的控股天弘基金这一动作说要写入中国基金史,恐怕也毫不为过。

  正是因为有天弘基金的基金电商效应,基金业向电子商务进军的潮流一下子激活了起来,不少基金公司把改变命运的希望寄托在了电子商务和互联网身上。但对于持有人来说,如果基金公司的投资能力不强,不能给持有人带来持续稳定的收益,基金销售的规模越大,可能让持有人亏得也越多。好比2007年基金公司疯狂的持续营销,尽管基金公司扩大了资产管理规模,增加了管理费收入,但却套牢了更多的持有人,让持有人对基金业的信心逐渐丧失,这种销售规模的扩大,对基金业尽管会带来短期的收益,但长期却是致命的伤害。

  基金公司任何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是不断提高投资能力,为持有人带来持续稳定的业绩回报。说千道万,不能给持有人赚钱的基金公司,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和理由。在投资管理能力方面,最重要的仍然是人的因素。在以人为本的基金业,电子商务、互联网、股权激励可能都是有效的方法,但所有这一切,都应该指向基金公司投资能力的提升,中国的基金业太喜欢运动式的所谓创新,对于基金公司来说,更应该看到的是天弘基金创新的内在核心因素,而不是不明就里地赶潮流、一窝蜂。眼下,尽管基金“触电”红红火火,但对于持有人来说,更多可能只是一场戏而已。

【编辑:于恋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