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包钢稀土营收净利第五次“双降”

2013年10月28日 14:19 来源:证券日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据悉,备受业界关注的世界首个稀土交易所将延至10月底开始实货交易试运营

  10月24日晚间,北方稀土龙头企业包钢稀土发布了2013年三季报。报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7.61亿元,同比下降18.1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23亿元,同比下降21.64%。这也是继2012年三季度以来,公司第5次公布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双降的情况。

  有业内分析师表示,除公司自己公告的业绩降幅原因之外,二季度收储导致的高基数效应也是公司三季度业绩及盈利能力环比、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三季度,公司库存下降至69.5亿元,环比降幅为7%,上述分析师认为,三季度氧化镨和氧化钕价格上行或刺激公司销售。

  净利润同比下滑

  2011年,国内稀土价格曾出现暴涨。从2012年开始,无论轻稀土还是中重稀土以及氧化物价格都出现明显下降,其中氧化镝、氧化铽、氧化铕等比较明显,而氧化镨、氧化钕以及氧化镧、氧化铈等价格也出现了不同程度下降。

  受上述原因影响,包钢稀土自2012年三季度开始,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均出现了下降,其中2012年1月至9月,公司营业收入为19.65亿元,同比下降52.2%,净利润由2011年的16.89亿元下降至11.99亿元,降幅为89.6%;2012年公司年报显示,受市场不景气影响,包钢稀土的营业收入从2011年的115.28亿元,下降19.83%至2012年的92.42亿元,净利润从2011年的34.78亿元,下降56.58%至15.1亿元。

  进入2013年,公司这一情况并未好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95亿元,与2012年的35.7亿元相比,下降了35.68%,净利润下滑了79.68%至24.53亿元。半年报显示,虽然公司营业收入与净利润的降幅有所收窄,但仍然同比下滑,营业收入为48.32亿元,而上年同期为62.97亿元,下降23.27%,净利润为10.51亿元,同比下降33.03%。

  今年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降情况再次出现。有业内人士表示,三季度包钢稀土的业绩降幅继续收窄,原因是国家开始打击稀土走私活动。

  有数据显示,我国开展打击稀土走私专项行动以来,镨钕市场供给量明显收窄。据估算,我国南方离子型稀土产量约为7万吨/年,以镨钕平均非配28%计算,念川镨钕1.96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55%,部分供给已经在专项行动期间停滞。市场对镨钕的需求约2.8万吨/年,且由于南方离子型稀土冶炼企业普遍对镧、铈、镨、钕等轻稀土产品采取低库存政策,因此,市场中的镨钕供给在一定时期内将产生约1万吨的缺口。

  “包钢稀土是市场上最大的供应商且稀土储备丰富。”上述分析师预计,公司将受益于镨钕产品,量价齐升。

  稀土交易所或将试运营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稀土国家收储可能在10月份开始,整个收储盘子将有百亿元,且主要是中重稀土,而且采用对企业邀标形式,大型稀土企业一般都会被邀请,如包钢稀土、五矿稀土、中色股份、中铝稀土、广晟有色等都有望参与本次收储计划。

  稀土协会虽然也表示,稀土收储有望在近期兑现。不少分析师也认为包钢稀土部分产品将受益,但有稀土企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虽然市场传言很多,但企业暂时还未收到相关通知。

  也就是说,包钢稀土究竟能不能受益,受益多少,尚是未知数。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看好包钢稀土。下半年由包钢稀土牵头的包头稀土交易所或将开始试运营,进行实货交易。有消息称,包头稀土产品交易所已经完成了场地装修装饰工程、交易系统安装内部测试,以及整套系统的模拟运行。

  目前,交易所一期工作人员招聘工作准备就绪,人员模拟平台操作培训业务工作已经开始。交易所于近日展开了市场推广工作,邀请相关稀土企业前来参加模拟交易大赛。由此,备受业界关注的世界首个稀土交易所也将于10月底开始实货交易试运营。

  据介绍,包头稀土产品交易所的交易模式分“E现货”(电子商城)、竞价交易和即期现货三种,前两种交易模式对稀土产品种类没有限制,即期现货在初期只会适用于一种或两种稀土产品。

  运行一段时间后,包头稀土产品交易所计划推出稀土产品价格指数,但是该指数是以成交价还是以询价为基础测算,目前尚未确定。

  按照规定,包头稀土产品交易所有限公司将开展稀土现货交易,不开展大宗商品中远期交易、市场管理、仓单交易。然而,有稀土商表示,“一切还是未知数,本来说今年8月份开展,后来推到10月初,现在又是10月底,不知道这次会不会还有变化”。  ■本报记者 杨 萌

【编辑:陈鸿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