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三公经费为零的傲慢与偏见

2013年11月04日 17:24 来源:滨海时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云南省的招标采购局,今年三公经费预算为零。消息一出,众皆哗然。怎么可能?这是人们的第一反应。然而,没有人回应,有关责任人三缄其口。群众猜测,“如果说接待费为零,是不是有接待找其他人来出钱”?猜测与臆断,不能代替事实。真相还有待责任单位揭开。从一般情况看,三公经费预算为零的情形,存在多种可能。比如今年4月,全总就公开称,其三公经费为零。原因在于,全总没有其他行政经费的财政补助。当然,这并不表明,其实际的公务用车、公款吃喝、公费出国等就为零。然而,作为云南的一个行政机构,没有三公经费的财政支出,可能吗?

  理论上讲,存在无数可能。关键问题在于,涉事单位缺一个解释与回应。在信息公开进程中,总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极端情形。这都不足为奇,奇的是,居然没有一个解释。更奇的是,面对公众的疑问,没有及时回应。这究竟是想故意引发舆论猜想,还是因为傲慢与偏见之故?

  的确,面对信息公开,不同的单位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则认为,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甚至有的人内心里抵触信息公开,尽管其公开的一些数据有客观与现实的理由支撑,但就是不给解释,用百姓的粗话说就是“憋死你”,让你想去吧。反正等到沸反盈天的时候,我把真相一揭开,一切都烟消云散。

  可是,这种态度合适吗?在这样一个信息社会,面对公众知情诉求的不断高涨,针对人们可能存在的疑问,可能引发的猜想,不予解释、无可奉告,就能让人们心服口服,理解至上吗?

  恰恰相反,聪明而理智的机关和部门,会首先予以解释。解释合理,符合实际,就不会成为舆论关切的核心,也就避免了进入舆论漩涡的可能。即使没这种心计,为着公共与公益的服务理念,也应当对公众可能的不理解、疑惑、猜测进行释疑解惑,这也是公共服务的基本要求所在。针对信息公开,越解释越掩饰的逻辑并不成立。唯以诚待人,以无私面对社会,把问题想到前面,把工作做到前面,才能赢得民众信任。否则,只会加深误解。(摘自《京华时报》)

  ■ 凌霄云

【编辑:黄政平】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