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同业业务”监管或出政策 银行股受挫

2013年11月07日 14:44 来源:中国广播网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据经济之声报道,央行最新发布的《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首次以专栏形式重点介绍了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对于货币政策的扰动与潜在风险;而且市场传闻,银监会会即将出台规范“同业业务”的管理办法,计划对同业业务加大计提拨备,进一步控制“非标资产”投放。

  所谓“同业业务”,是商业银行之间或者跟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往来行为,主要包括同业拆借、同业存放等。本来这是银行进行短期资金调配的一种补充性手段,但是近年来,银行却将同业业务发展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盈利手段,而且规模迅速扩张。

  从2010年6月到今年6月的4年间,金融机构同业资产余额年均增长是32.7%,大幅高于同期贷款余额年均增速。一家股份制银行的人士感叹,同业业务的利润在某些银行已经高于传统放贷业务,这是一种畸形的现象。

  银行人士:资金在银行之间互相拆借循环,一个是金额非常大,二是周转速度非常快,三是盈利水平很高。这也会带来几个风险,一是资金像传说中的一样在体外循环,没有流入到实体经济。这个循环链转得快的时候是没有问题的,如果转不动的话,一旦资金链断裂,风险很大,“钱荒”就是这么来的;另外,银行把同业短期资金长期化使用,获取高利润,风险也是很大的。

  通过同业业务,银行间将资金腾挪转移,并且联合信托、券商等企业,投入“非标准化的债权资产”,变相给企业提供类贷款业务,将资产从表内转到表外,绕开监管机构的监管和指标考核。然而“非标资产”要想变现相对困难,因此在某些时刻很容易引发流动性风险。

  

  胡晓炼:快速增长的同业业务对货币政策的实施和金融风险的防范都带来了新的挑战。有的机构借助同业业务来转移表内的贷款,同时规避对信贷总量和信贷投向的一些管理要求。还有的机构借助同业业务做大表内存款,应对存贷比的考核以及内部考核的要求。这就加剧了在特定时点存款市场的波动,并且也对广义货币量M2的数据产生了扰动。

  而在央行5日发布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也提出,未来“应进一步完善同业业务管理制度,将标准化、透明度作为规范和加强同业业务管理的抓手,健全相关考核和监管机制”。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吴晓灵则建议:

  吴晓灵:我认为应该是除用于清算、结算及头寸参与的同业往来,均应视为一般存款和一般贷款,给它以资产负债的自主权,应该真实的反映你的资金的用途,不要再遮遮掩掩了。给了你资产负债经营的自主权,你就必须真实透明的把你的资产负债的状况显示出来。

  受到近期一连串关于加强同业业务监管消息的影响,昨天(6日)银行股集体受挫。交银国际研究部董事总经理洪灏分析,由于同业业务在中小银行中占比更为突出,因此如果后续有监管政策出台,对中小银行影响将更大。

  洪灏:如果有新的法规出来,对中小银行会形成一定压力,因为银行要提高拨备,那它资本金的充足率等等会有所下降,会产生融资的压力。

【编辑:于恋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