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此轮IPO重启凸显市场化 将带来机构性调整

2013年12月06日 10:33 来源:经济日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相比过去,此次IPO重启同时出台了一整套改革组合拳,市场化改革取向明显,并主要针对长期制约中国资本市场的多个顽疾,有望对中国资本市场乃至宏观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停摆一年后,IPO再次面临重启。虽然消息公布后市场出现下跌,而且到正式重启还需多项配套细则,但笔者以为,相比过去的8次IPO重启,此次重启同时出台了一整套改革组合拳,市场化改革取向明显,并主要针对长期制约中国资本市场的多项顽疾,有望对中国资本市场乃至宏观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还原市场自主权,是此轮IPO重启的关键词,也是相比以往的最大区别。改革重点锁定在市场化运行机制的完善上。首先,审核理念发生重大变化,监管部门只对发行申请文件和信息披露内容的合法合规性进行审核,发行人的持续盈利能力和投资价值则交由市场判断。其次,发行人可自由选择发行股票或债券,或两者结合的多种市场化融资方式。再次,发行节奏也有变化,新股发行多少、发行快慢主要由市场自行决定。这是全过程的市场化重构,市场的意志和能量将通过诸如询价、定价、配售以及约束机制等多环节体现出来,监管层过往“保姆式审核发行人”的角色将淡化。

    市场化基调还体现在监管层试图重构A股市场结构的努力上。今年以来,创业板风光无限,创业板指数历经数十个月狂飙,从1月4日的713.86点上涨到10月10日最高的1423.96点,涨幅达99.47%,而同期上证综指却下跌了3.77%。不仅如此,创业板上市公司普遍估值偏高,即使绩差股也不乏资金追捧,而不少主板优质蓝筹股却备受冷落。市场“炒小”、“炒壳”之风盛行,根本上还是由供需不平衡等原因造成。新一轮IPO将增大新股供给量,同时发行市盈率会大幅下调,改写创业板资源稀缺的状况,再加上配套实施的“不允许创业板借壳上市”规定,强化了“壳资源”贬值与退市制度可能在创业板实施的市场预期,迫使创业板估值回到合理区间。因此,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意见出台后,创业板指数大跌也就不足为奇。对此,有人说“改革一出、指数大跌”,言语中颇有讥讽之意。但笔者以为,这种下跌实属合理回归,是对市场虚热的必要纠正。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的阵痛业已开始。

    另一方面,大盘蓝筹股有望受益。特别是与IPO重启相关的优先股试点,有利于小幅提升以银行股为代表的大盘蓝筹股估值水平,引导资金回流到价值投资上来。可以预期,未来IPO“新政”给市场带来的冲击更可能是“结构性”调整。

    此次IPO重启改革的另一亮点,是加大了对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护,这被证监会称为“改革的宗旨”。此前,证监会主席肖钢还以五指喻市场,“大拇指是投资者,是市场中的老大”,并数次强调要“还权于市场、还权于投资者”,这一理念在此次公布的改革中得到体现。

    “市场化”是资本市场改革20多年来一直备受关注的话题。中国经济要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健全的资本市场为经济体系提供风险配置机制,使金融体系处于安全、流动和有效率的状态中。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具体到资本市场,一方面要求资本市场发展更加符合市场规律;另一方面,符合市场规律的资本市场,也将在我国经济改革全局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因此,此次IPO重启正是对三中全会有关精神要求的具体落实,也回应了市场对改革的普遍预期。从一个更长的时期看,此轮以树立市场地位为中心的改革,将释放制度红利,为我国资本市场集聚长效能量。

【编辑:陈鸿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