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5日谈:华谊兄弟新片引骚动 公司称首映符合惯例

2013年12月23日 09:2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5日谈:华谊兄弟新片引骚动公司称首映符合惯例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主持人语:上市公司,资本市场的绝对主角,一举一动演绎股价涨跌,牵动投资者神经,撬动你的账户资产金额。中新网证券频道推出“上市公司5日谈”系列观察报道,梳理一周上市公司热点新闻,谈上市公司的事件本源,论上市公司的治理之道,辨上市公司的是非曲直,析上市公司的财务诟病。

  中新网12月23日电 综合报道,2013年的尾巴上,华谊兄弟携新片《私人订制》引发资本市场一阵骚动。首映后的首个交易日,华谊兄弟股价跌停,对市场有质疑“提前组织机构投资者观影涉嫌信披违规一事”,证监会表示对于资本市场信披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正在进行了解和研究。华谊兄弟称,公司对电影首映活动的组织符合行业惯例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华谊兄弟12月20日发布公告,根据行业惯例,公司于 12 月 17 日在北京、上海、广州及深圳四座城市组织了一系列的首映活动(包括观看影片、映后主创见面会等活动),大约有数千名观众在首映活动中观看了影片,观众包括影视行业的观众代表、合作伙伴的观众代表、媒体界的观众代表、财经界的观众代表(由公司合作伙伴自行邀请)以及普通观众(自行组织)。

  18日,华谊兄弟股价便遭遇重挫至跌停,当日该股成交额达36.08亿元

  《羊城晚报》12月19日报道,《私人订制》引来投资界人士的广泛吐槽。据悉一份在机构投资者间广为流传的买方研究员观后感称,片子前重后轻连贯性差,主题模糊,“绝对远低于预期”。有券商分析师甚至称:“看到一半都看不下去了”。

  一名为“鱼为”的网友在观影后的评论中写道:“碎片式的结构被简而化之的分了段落,各占一个主题,结果,电影成了小品。”

  网友“michaelcc”评论道:“这不是电影,这是小品集!”

  华谊兄弟亦在20日公告中称,观影结束后,放映现场各届观众代表对影片反应积极。

  央广网20日称,这部号称向16年前《甲方乙方》致敬的姊妹篇却并没有延续之前的轰动效应,反而有点狗尾续貂的意味,反响平平。

  华谊兄弟对于《私人订制》表现的信心满满,据《羊城晚报》12月19日报道,华谊兄弟董秘胡明在对话新浪财经时称:“这部影片我们和周围朋友的反馈对其非常有信心,毫不怀疑。对后期票房和这部电影的投资回收以及社会影响度毫不担心。”

  公司亦在公告中声称,影片《私人订制》于18日22:00在中国大陆地区公映,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9日24时,该影片在大陆地区上映1天零两个小时,票房成绩约为人民币8400万元左右(最终结算数据可能略有误差)。

  观影感受千差万别,一部影片自然是众口难调。《羊城晚报》表示,券商只是小众群体,影片真实口碑仍有待市场考验。

  但对于华谊兄弟举行机构看片会,次日公司股价跌停,有机构大量卖出,投资者质疑其中存内幕交易嫌疑。

  据《新京报》12月20日报道,针对华谊兄弟提前组织机构投资者观看《私人订制》涉嫌信披违规一事,证监会昨日表示,对于资本市场信息披露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证监会正在进行了解和研究。

  华谊兄弟在20日的公告开头中强调,“每部影片须经制作、发行、上映三个环节方与观众见面,期间举办各类型观众试映为行业惯例,也是公司多年来的常规经营活动之一。”

  华谊兄弟认为,影片公映前是关键的营销节点,是整个电影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正常步骤。公司对电影首映活动的组织符合行业惯例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中新网证券频道)

【编辑:黄政平】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