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机构为何在新股询价中勇于报高价

2014年01月10日 13:54 来源:证券时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新股IPO已经重启,从新股发行价格的形成来看,机构与个人均参与了股票IPO的询价过程,这无疑是IPO新政中的一大亮点。但从最近几天多家公司的发行情况看,A股IPO定价再次走高的趋势比较明显,沪市主板中纽威股份发行市盈率高达46.47倍,深圳奥赛康发行价格对应的市盈率更是高达55.44倍,其它一些股票如果从行业地位看并无大的优势,但也总体呈现高PE发行的态势。仔细研究这些股票发行定价背后数据,笔者发现,机构与个人投资者在新股报价中的取向反差强烈,但最终还是机构力量决定了发行价格。

  以最早发行的新宝股份为例。新宝股份发布定价及网下配售结果公告显示,其最终发行价格定为10.50元/股,对应的市盈率为30.08倍,高于行业平均市盈率。研究发现,共有481家投资者参与本次发行的网下配售,在新宝股份的新股询价过程中,有效网下报价对象的分布就包括7家公募基金账户、6家保险资金账户、2个券商资管账户、1个券商自营账户、1个社保账户、1个投资公司账户以及网下认购者中的“新面孔”——1个个人投资者账户,我们看到参与询价的机构类别主要集中在公募或国有机构,而其报出的最高价10.52元,个人投资者章建平给新宝股份的定价为4.5元与5.28元,申报股数为350万股与300万股。章建平报出的价格相对于该公司最新的经营业绩来说,市盈率只有十几倍。但这一报价与机构报价形成巨大反差,而新宝股份最终以接近机构最高报出的价格进行定价。

  研究其它最近的几家公司新股定价,可以发现类似的现象,即机构投资者往往给出较高的报价,但个人投资者报价谨慎而理性,两者之间报价差距较大。有家国有证券机构在对我武生物的报价中报出近40元的价格,而其最终落在20.05元。主板新股纽威股份最终形成46倍PE的发行价,随后发行的几家公司发行价也都明显比A股中同行业老公司高,难道这些新公司比老公司的确在行业内强吗?机构投资者在询价中这样勇于报出高价原因何在呢?

  从披露的信息看,参与询价的机构主要为国有机构,私募基金大多被挡在门外,制衡力量几乎形同虚设,尽管部分个人投资者进入到询价行列之中,但其影响力有限。笔者认为两个因素可能是机构勇于报出高价的原因。

  首先,A股新股不败神话的影响。A股近年历史表现来看,新股总体呈现出溢价明显的特征,新股不败的神话演绎不断。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国内股市投机风气较浓,“打新”稳赚不赔似乎成为投资者的共识。机构特别是那些有曲线利益关联的机构,在询价中更是表现踊跃,由于其持有较低PE或有保底承诺,其对于新股的定价往往报得较高。由于新股利益链条较长且具有一定的隐藏性,因此这种在利益驱动之下的报高价显得堂而皇之。

  其次,交易机制与退市机制的缺陷。目前A股新股首日上市交易深沪均有一个较大的涨跌幅空间,而第二日的涨跌停板制度,可以为某些机构所利用,如果采取T+0即无涨跌板制度,当日新股特别是问题新股往往存在较大的回归,但目前的交易机制为相关机构提供了利益炒作的不对等性。

  我们看到美国与香港市场新股上市首日与其它交易日制度并无不同,公平对等的交易机制使新股定位相对理性。此外,目前A股退市制度不完善,如果退市制度完善,相关询价网下配售的股票在锁定期内,如果出现问题则有可能触发退市,这样将遏制高成本配售持股,加大其持有风险,这样机构自然在询价过程中不得不理性行事。研究美国市场发现,自1995年至2012年,纽交所共有3000家左右公司退市,纳斯达克共有8000家左右公司退市,数量相当可观的。从市值上看,从2005年至2012年,纽交所退市公司市值高达3.1万亿美元,而新上市公司市值仅有1.3万亿美元,退市市值是新上市公司市值的2.5倍,如此之高的退市率,根本就无法产生新股不败的神话。而分化与退市共存使得市场投资者相对理性,市场相对健康,风险与收益对等,机构淘汰与发展共存。

  总之,机构询价较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即有历史上投机文化的影响,也有参与机构性质、交易机制与退市机制不完善等原因,但从市场化、法制化与国际化的角度看,高PE发行正面临较大的投资风险,证券市场历史会重复,但不会简单地重复,投资者对于定价过高的股票,最好的办法是回避。

【编辑:于恋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