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让人失望的基金公司之国投瑞银:当创新偃旗息鼓后

2014年01月30日 10:49 来源:中国经济网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当互联网金融的创新之风席卷神州大地,当余额宝的横空出世让天弘一举晋升业内新宠之时,有人欢笑有人愁,曾经高举创新大旗的几家基金公司却寂静无声了,比如当年“创新”出分级基金的国投瑞银。

  来自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的统计表明,截至去年的12月31日,在纳入到排名统计的内地基金公司中,国投瑞银基金排在了第31位,所管理的基金资产净值为309.58亿元;而这一排名在2012年年底时为第25位,当时的规模还有367.40亿元,而再往前一年的2011年底时则排在了第24位。

  偏股型基金排名表现不佳的背后

  相关的资料统计表明,国投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一家外方持股比例达到最高上限(49%)的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公司前身为成立于2002年6月的中融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公司股东为瑞士银行集团及国投信托有限公司(国家开发投资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而来自万德资讯的统计也表明,国投瑞银目前旗下的基金数量为23只,基金经理的人数为16人,基金经理的平均年限为2.05年。该公司旗下的偏股型基金目前有7只,其中包括了一只基金为次新基金,而在剩余六只基金中表现较好的为新兴产业,其余多数基金的排名排在极其靠后的位置。

  统计表明,在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分类的标准股票型基金中,成长优选排在了第243位,创新动力排在了第250位,核心企业则排在了第286位;而在股票上限为80%的灵活配置型基金中,在纳入排名统计的71只基金中,稳健增长也仅仅排在了第57位。换句话说,在该公司旗下总共7只偏股型基金中,超过半数在去年底的排名居于很靠后的位置。

  原因何在呢?深圳一位基金分析师几年前在一次与记者的交流中提及,国投瑞银基金实际多年以来发展的亮点基本只有两个,一个是固定收益类基金操作得相对较好,而另一个就是创新的分级基金推出成功,先后推出过瑞福进取系列基金和瑞和300两只产品,但如今早已时过境迁,因为时下已经是属于互联网金融的时代。

  抛开这一原因之外,国投瑞银的偏股型基金经理队伍实际上星光黯淡。来自万德的统计亦表明,国投的偏股基金经理队伍包括了孟亮、倪文昊、马少章、张弘、陈小玲、綦缚鹏等6个人。来自国投瑞银基金的网站表明,这其中任职时间相对较长的是孟亮和马少章两位,但从两人过往的操盘业绩上来看,也实际上并没有太多的亮色。

  创新“断档”后的无奈

  就在大年三十的前一天,实际国投瑞银基金刚刚发行募集完毕了一只基金—国投瑞银医疗保健行业灵活配置。但医药基金实际上也非首次推出,在内地的其他基金公司中有过先例。

  实际上,由于时任总经理尚健的积极推动,国投瑞银基金曾经多年一直行走在创新的前列,2007年7月17日,国投瑞银成立国内第一只封闭分级基金瑞福基金。2009年10月14日,国投瑞银成立国内第一只指数分级基金瑞和沪深300指数分级基金。

  2010年4月9日,国投瑞银成立国内第一只指数行业指数基金沪深300金融地产指数基金。同年6月10日,又成立国内第一只带lof交易功能的qdii—国投瑞银新兴市场股票基金。

  几只创新产品曾让国投瑞银的规模迅速扩大。数据统计显示,2007年至2010年,国投瑞银的份额增长率分别为677%、10%、22%、39%,在同等规模的基金公司中增长最快。管理基金份额也从2006年的35亿份上升到近500亿份。

  但后来,其发展势头逐渐弱了下来,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公司基本只专注于分级基金这一细分领域的创新,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实际上只在分级基金这一领域的创新空间已经不打了。坊间人士评论指出,封闭分级、指数分级、行业指数三大基金之后,该公司实际就没有实质性的创新了。

  根据之前的基金分析师表示,之前的产品创新是为了摆脱规模太小造成的生存危机。几年时间内,国投瑞银依靠几只创新产品成长为中型基金公司,高管对规模、创新产品的热情已经不再如以往强烈了,而且还有不容忽视的一点是,其股东方对利润的要求比较宽松,并没有对管理层施加过太大的压力。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用来形容创新断档的国投瑞银近几年的历程有些恰如其分;但当新一轮的互联网金融浪潮所带来的忧患意识再起时,国投瑞银基金未来将何去何从呢?我们期待。

  中国经济网 1月30日讯(记者康博 张桔)

【编辑:程春雨】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