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开门红”是期望 “红二月”有定数

2014年02月07日 09:47 来源:证券时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张常春/制图 在过去23个春节,节后开门红的年份有15个,占比为:

  证券时报记者 邓飞

  美国、中国、英国1月经济数据低于预期,马年春节期间,全球股市出现集体大跌。据彭博社报道,始于新兴市场的动荡行情,导致全球股市近期市值蒸发3万亿美元。

  有分析认为,A股马年春节休市期间,全球股市跌幅较大,将严重影响到A股马年第一个交易日的走势,A股或将马失前蹄。不过,近两日全球多数股市都企稳回升,这也使得马年A股开门红有了可能。

  全球股市遭遇惊魂一刻

  马年春节休市期间,全球股市遭遇大跌。

  美国、中国、英国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均低于市场预期。在多重利空叠加影响下,2月3日,欧美股市集体大跌。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当日下跌超过2%,创下自去年6月20日来单日最大跌幅;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也大幅下跌2.61%,收盘击穿4000点整数关口。欧洲股市当日亦纷纷走低,法国CAC40指数下跌1.39%,德国DAX30指数下跌1.29%。

  隔夜欧美股市大跌直接导致2月4日亚太股市跟随重挫。当日,日本日经225指数大跌逾4%,考验14000点关口。香港股市恒生指数大跌2.89%,收盘报21397.77点。

  近两个交易日,全球多数股市企稳回升。昨日,率先收盘的亚太股市方面,日本日经225指数收盘报14155.12点,较周初低点回升1%。香港股市恒生指数昨日上涨0.72%,报收于21423.13点。虽然该指数较前日低点回升1%,但仅重回2月4日收盘点位附近。综合来看,恒生指数仍较节前收盘时的22035.42点累计下跌超过600个点。

  超六成年份

  股市“开门红”

  虽然A股春节休市期间,全球股市出现大幅动荡,但并不影响投资者看好A股“开门红”。从历史经验来看,在过去23年的春节长假后,有超过六成的年份股市实现“开门红”。

  在中国,春节发红包是传统,A股股民同样也有自己的“红包情结”。自2002年以来,无论熊市或牛市,春节长假之后的一周左右,股市送“红包”的概率超过65%。2002年以来,上证指数在春节后一周上涨的有7次,占比接近6成。而在A股诞生以来的23个春节里,节后实现开门红的年份有15个,占比为65.22%。

  不但是节后“开门红”,就连整个“红二月”也有历史概率作支撑。证券时报记者统计历史数据发现,2月是上证综指全年中最强势的一个月。根据1997年至2013年的上证综指月度回报统计来看,2月的几何平均回报为2.8%,是12个月中最强的一个月。

  从2月单月涨幅角度来看,近17年间,上证综指仅在1998年、1999年、2001年、2008年和2013年出现过下跌;而上证综指2月单月涨幅超过3%的年份则多达9年,其中,1997年、2000年、2004年、2005年和2012年上证综指2月单月涨幅超过5%。

  机构看好春节后的行情

  不但投资者对A股“红二月”充满期待,机构也普遍看好春节后的行情。

  多家基金近期公布最新市场观点认为,2月份股市将迎来新股发行真空期,股市流动性状况得到改善,“红二月”值得期待。南方基金认为,3月中旬前无重大经济数据公布,股市下行空间有限。同时,首次公开募股(IPO)进入真空期,央行短暂释放流动性,资金面大为缓解,A股结构行情仍可能存在。具体操作上,还需精选行业和个股,尤其是年报业绩优良的蓝筹股,以及估值合理、符合转型方向的新兴产业股票。

  湘财证券认为,2月有望迎来“暖冬”行情,建议关注成长股反弹机会。他们认为,一方面,由于补交年报因素导致2月IPO暂时停止,一定程度上减弱IPO对资金分流;另一方面,统计局在本月不公布主要经济数据,实体经济难以证伪。从投资机会来看,建议投资者关注医药、环保、新能源、食品等行业。湘财证券同时提醒,风险因素主要是美联储再度缩减量化宽松及央行注资停止。

  广发证券对2月A股行情也保持谨慎乐观态度。他们认为,随着经济转型持续推进,短期实体经济走弱程度尚待观察。在信用风险逐渐暴露的情形下,市场整体性机会仍需等待,表现为深度化的转型升级与结构调整所带来的分化行情,相对宽松的流动性则助推结构性行情。期间,或伴随着“黑天鹅”事件带来整体市场波动,以及年报业绩披露所带来的个股风险,上证综指运行区间在2000至2200点。

【编辑:陈鸿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