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券商资管规模突破5万亿后的危与机

2014年03月11日 10:54 来源:证券时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券商资管规模正式超越公募基金,券商资管似乎扬眉吐气了一次。

  中证协数据显示,去年底,证券行业受托资金规模突破5万亿,达到5.19万亿元,相比2012年底增加3.3万亿,可谓增速惊人;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同期公募基金总规模为4.2万亿。

  记者统计数据表明,去年底券商集合资产管理规模约3590亿元,定向业务和专向规模合计约4.8万亿。去年底虽然有接近10家券商开展了包括资产证券化在内的专向资产管理计划,但专向计划总体规模仅约100亿左右。

  定向业务成为券商资管规模崛起的主要力量,规模占比达到90%。这难怪一位券商资管老总戏称,券商资管基本可以等同于券商定向资管了。

  来自监管层的数据显示,目前约有90家券商开展定向资产管理业务,发行产品数量超过5000只。

  无疑,创新是这一波券商资管超越公募、追赶信托规模的最初因素。券商资管开始效仿信托,依托定向资产管理业务,寻找商业银行为主的机构客户开展银证通道业务。

  据业内人士判断,目前证券公司从商业银行等机构客户处获得的受托资金规模占到定向业务总规模的70%~80%。

  运用价格优势,券商抢到了过去属于信托的一部分业务,在短期内将规模增至行业认为的通道业务天花板——5万亿。期间费率一降再降:从千三降至最低的万分之一,甚至更低。

  由于通道业务并无太多技术含量,很多中小券商已经将银证合作定向资产管理业务作为资管的重心业务,相比于全行业80%左右的业务占比,个别券商这一指标甚至达到100%。

  这便不难理解,为何去年有少数券商的资管收入全部来自于定向业务了。

  券商发展走差异化路线本无可厚非,尤其是部分中小券商由于人才缺乏、品牌尚未建立的情况下,选择专业性不强的业务也是一种无奈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业务模式维持的时间越发短促。继银监会多次发文要求商业银行部分业务回表外,针对同业业务、理财业务的规范文件——《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的施行,对券商定向资管业务进一步带来压力。

  目前,金融机构的风险主要聚集在银行系统,央行、银监会、证监会对表外的各种金融机构间业务势必将进行风险疏导。

  加之银行资管业务试点已经启动,此前券商的业务空间将持续被挤占,纯粹寄望于通道业务2014年再创新高并不现实。

  券商多年来一直希望能够拥有在金融机构竞争中的独门武功,随着混业经营趋势越来越明显,券商资管的专业优势越来越弱。

  从2013年的券商资管创新案例来看,券商通过产品设计创新取得了一定成效,例如股票质押式回购对接集合产品,两融资产证券化等等。

  券商资管还可介入其他业务种类,如直投与衍生品交易等业务共同开发专业性较强的理财产品;借鉴第三方销售公司模式也将成为券商资管拓宽销售渠道的一种可能性。

  尤其在互联网金融冲击下,如何回归客户需求本身是大资管行业需要突破的瓶颈,否则类余额宝们还将抢走更多客户。

  事实上,券商资管目前并非没有风险。除通道业务的期限错配等问题外,对项目的尽调和投资人利益保护仍是部分券商的短板。

  今年刚性兑付被打破的预期已非常明确,届时券商作为通道是否能够全身而退尚无确凿说法,这从少数券商主动收缩通道业务可见一斑。

  事实上,在有效管理风险的前提下,券商的确能够获得高出同行的收益。例如深圳和上海部分券商近几年对项目和资金方进行严格遴选和调查后所获得的优质业务,就可获得百分之二左右的收益,远高于目前行业定向业务平均不足千分之一的费率。游芸芸

【编辑:于恋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