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A股二八风格转换有望成行

2014年03月28日 08:49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本周以来市场走势变化较大,前半周市场还比较活跃,但周四市场出现了明显下跌,尤其是创业板再次放量大跌3.5%。我们认为,当前市场虽然上行有压力,但下跌的空间也不大,但板块会分化较大,创业板受业绩下滑等因素将会面临较大的回调风险,而低估值的蓝筹股有望在政策提振预期影响下走强。

    近期,市场反复考验2000点,一些空方人士甚至认为上证指数将必定跌破2000点,甚至会跌破去年6月1849低点的重要原因则是目前不利的经济以及流动性形势。

    但我们认为,尽管这些因素都增大了市场调整的压力,但考虑到目前政策层面稳增长的信号频现,这将有利于提高市场的风险偏好。

    第一,近期的国务院会议谈到,仍要强调底线管理思维,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并指出要抓紧出台已确定的扩内需、稳增长措施,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快重点投资项目目前工作和建设进度,及时拨付预算资金。这无疑意味着政府准备加快出台各类稳增长措施,如目前政府已经放弃了对于房地产再融资的行政管制,这将有利于扩大房地产投资;发改委近期集中批准了规模超过1400亿的铁路项目等,这些稳增长措施也将有利于遏制二季度经济过快下滑的态势。

    第二,央行对于流动性的控制也将逐渐防松。如面对当前Q E加快退出,以及人民币贬值带来的资金外流压力,央行近期已经降低了正回购的规模,以避免货币市场利率过快上升,而未来随着经济下滑的压力增大,央行很可能会释放更加明显的货币政策放松信号。

    因此,我们认为,去年市场恐慌形成的1849点应成为市场继续探底的重要支撑点。

    尽管市场整体投资风险有所降低,但是板块之间也会出现明显的分化。蓝筹板块受政策利好推动有望走强,过去强势的创业板等中小股票则很可能走弱。

    如近期有利于低估值蓝筹股走强的因素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近期,管理部门正式发布了《优先股试点管理办法》,三类上市公司都可以公开发行优先股,它们包括:普通股为上证50指数成份股;以公开发行优先股作为支付手段收购或吸收合并其他上市公司;以减少注册资本为目的回购普通股等,考虑到这三类公司都将集中在蓝筹股,并会提高蓝筹股的业绩以及盈利预期,优先股发行也将给与蓝筹公司股价带来刺激。

    第二,两会结束后各地国资改革的指导方案加快出台,而这些方案都积极鼓励各类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相关的国资上市公司也有望在这轮改革中获得更大的效益改善及业务扩张空间。市场也将逐步改善对于这些价值低估的国有蓝筹上市公司的盈利预期。

    第三,近日,上交所放宽了相关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范围和持股比例限制,如它们对单一上市公司的投资由20%上升至30%;所有境外投资者持股限制的预警值由16%提高到26%。考虑到Q FII投资更加偏爱低估值的蓝筹,这也有望引入更多的长线资金投资蓝筹。

    而另一方面,不利于创业板投资的因素却在增多:

    第一,2013年的年报预告显示,创业板目前的业绩增速与预期并不匹配:创业板业绩预告增速中值大约为15%,明显低于w ind一致预期的 28.3,而今年随着经济的下滑,创业板业绩增速还将进一步下滑,但目前w ind一致预期仍居高不下,如2014年创业板盈利预期增长达到50%,因此,未来随着更多创业板业绩公布,市场也将下调今年创业板盈利增长预期。

    第二,目前监管政策导向不利于高估值的创业板走强。如近期证监会全面推进创业板市场改革的多项措施都可能动摇目前创业板的高估值体系:创业板上市的门槛将降低,包括财务指标将降低,允许收入在一定规模以上的企业只需要有一年盈利记录即可上市,创业板申报企业不再限于9大行业;创业板再融资制度更加灵活,便于创业板公司推出“小额、快速、灵活”的定向增发机制等。

    第三,近期,证金公司组织转融通仿真测试,逾50家证券公司将自本周起至本月底参与备战转融券。鉴于仿真测试是业务上线前的必要环节,后续再经过通关测试等环节后,券商可向证金公司申请业务上线,这意味着转融券业务有望在上半年覆盖全市场。目前高估的创业板也将面临较大的做空压力。

    更重要的还在于,在蓝筹股投资吸引力增强,创业板投资风险增大情况下,存量资金的腾挪还会进一步增大创业板调整压力,因此,投资人也应顺应市场热点变化,更多的将资金投向低估值蓝筹,短期不要过度迷恋创业板投资。

【编辑:黄政平】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