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豆粕"酿就"海天味业34位亿万富豪 市值逼近五粮液

2014年03月31日 07:25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国内最大的酱油品牌,广东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上月登陆A股。

    由于强大的舆论造势和市场预期,上市初的海天味业遭遇市场热捧,机构投资者更是疯狂“打酱油”。

    上市前三个交易日内,公司股价一路冲高,一度站上75元/股高度,相应市值也接近560亿元,比肩五粮液、保利地产等大盘蓝筹巨头;公司34名自然人股东也因此跻身亿万富豪的行列。

    事实上,登陆A股疯狂造富的背后,海天十年上市之路一波三折,其股权私有化改制也屡遭外界诟病。而从行业前景来看,酱油本身技术门槛低,消费者需求量相对固定,未来行业增长空间有限。伴随酱油行业产能的大幅增加,原材料成本提高,未来行业竞争将愈加激烈。

    资本热捧,市值逼近五粮液

    上市初便迅速遭遇机构疯狂热炒,三个交易日后,市值一度站上500亿元大关,逼近五粮液,成为名副其实的酱油“土豪”。

    2月11日,海天味业在上交所正式挂牌上市。公司以发行价每股51.25元,募集资金总额为38.36亿元,其中公开发行新股的募资总额达19.22亿元。

    作为国内调味品的龙头企业,这家来自广东佛山的企业主营酱油、调味酱和蚝油的生产和销售,该三项产品产量和销量均位列国内首位。其中,主打的酱油销量占据全国市场的15%-18%,是行业第二名的5倍之多。

    在不少券商的上市定位分析中,因为市场份额规模巨大,强大的销售渠道和稳定增长的业绩,海天味业成为众人眼里的“绩优股”。

    海通证券的调研报告称,地处传统酱油大省广东,扩充产能后,海天将达到215万吨的年产能,其酱油和蚝油销量分别是行业第二的5倍和7倍。同时,2013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高达39%,净利率为19%,均领先行业竞争对手。而公司在全国范围拥有2100家经销商,12000多家分销商,地级市覆盖率90%,让销售渠道的优势显著。

    强大的舆论造势和市场预期,让海天味业一上市就迅速受到了资本市场的疯狂热捧。

    2月11日登陆A股首日,海天股价交易收报66.41元,上涨29.58%,市值直逼500亿元,其中34名自然人所持股票市值超过1亿元,跻身亿万富翁行列。

    接下来的两个交易日,海天的创富神话持续上演。2月13日盘中,公司股价摸高至75.6元,总市值一举突破560亿元大关,让海天味业成了可以比肩五粮液、保利地产等大盘蓝筹巨头的酱油“土豪”。

    在机构投资者疯狂“打酱油”炒新的同时,海天味业也颇受散户的看好。雪球股吧论坛里,对海天的留言已经累计近百页。

    一片叫好声中,海天味业上市后的首份年报出炉。3月25日,公司对外公布2013年业绩财报。报告显示,去年全年公司实现营收84亿,同比增长18.84%;实现净利润16亿元,同比增长33%。

    更亮眼的是,公司财务报表中竟没有应收账款指标数据。记者查询海天招股书发现,其应收账款项从2011年后就一直为零。对此,海天味业方面曾称,由于公司采取“先款后货”的收款政策,不存在应收账款。

    “作为龙头企业,海天对上下游商家议价非常强势,产品一般采取先款后货、周货款周订单的买断式销售,重大节日期间,公司都会要求经销商提前递交订单并打款。”一位酱油原材料生产行业内部人士表示,海天对味精等原材料采购,通常将成本压得很低,但因为其市场份额太大,供应商一般不敢叫板。

    IPO之路一波三折,股权改制曾遭质疑

    实际上,在登陆A股市场之前,海天味业的上市之路几经波折,且长达十年之久。除此之外,在这家“中华老字号”不断变更的历史中,国企私有化股权改制也曾遭外界质疑。

    资料显示,海天味业的历史要溯源于清乾隆年间的佛山酱园,至今已有300年时间,位列商务部公布的首批“中华老字号”企业大名单。

    新中国成立后,公司变更为公私合营。上世纪50年代中期,佛山25家实力显著的古酱园谋略合并重组,新组建的厂被命名为“海天酱油厂”。

    1995年,海天酱油公司在佛山市政府的牵头下进行股份制改造,员工购买了海天食品公司70%的经营性净资产,公司由此前全民所有制企业改制为国有参股的有限责任公司。

    此后,公司股权多次变换,最终又由国企变更为私营企业。2008年下半年,海天公司分别与当时的800多名职工签署回购股权的协议,职工股被逐步清退后,公司的股东人数缩减至58人,并通过8位登记股东持有海天公司全部股权。

    事实上,作为国内调味品市场首屈一指的品牌,早在2003年,海天公司就有意启动IPO,在A股上市。此后,海天的上市之路一波三折,2008年公司被传出欲借壳佛塑股份上市,最终因名额限制等原因,上市计划被搁浅。

    与此同时,海天在私有化股权改制过程中的种种行为也被媒体曝光后遭到诟病。

    有报道称,海天在2006年后的大规模股权改革,有侵吞国有资产的嫌疑。该公司的管理层以20元/股的价格购买职工手里的股份,强行要求职工退出公司股权。在不断向少数大股东配股、回购原始股东的过程中,公司的股权迅速集中,管理层的财富持续膨胀。

    但也有分析认为,当时国家正在主动撤出调味品市场,进行全面市场化改革。而海天启动的股权改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公司的产业和规模迅速发展,“如果不改制海天也发展不到现在的规模,其实国有企业改制不仅海天味业一家如此,像双汇集团等很多企业也是这样,这是中国特色。”曾有前海天员工对媒体表示。

    行业竞争加剧,海天被指估值过高

    除去股权改制的历史被诟病之外,海天所在酱油行业被认为准入门槛低,成长空间有限。未来行业竞争加剧,产能急速扩张的背景下,公司目前估值较高的情况恐难支撑股价持续上涨。

    “酱油行业其实没什么技术壁垒,行业竞争不小,未来增长空间也不大。”某券商调味品行业研究员表示,海天味业刚上市,合理的市值区间应该在200亿到300亿,目前一下子突破500亿元大关,有被高估的嫌疑。

    该人士举例,从总市值比较情况来说,和海天味业差不多的五粮液和保利地产,两家企业年均净利润都达到100亿元,而海天2013年净利润只有16亿元。“同样是500多亿元市值,一比就知道含金量有多少,这种情况只能说明A股市场对新股的投机气氛太浓。”

    另外,海天所处的酱油行业本身也面临行业集中度提高和竞争加剧的局面。

    目前,海天在国内调味品行业的主要竞争对手,其一是A股上市公司加加食品,其二是香港的李锦记。和海天相比,前者的规模较小,后者更注重在高档酱油的生产和研发上,而海天则一直把持着中低端酱油市场的霸主地位。

    不愿具名的调味品市场分析师对新京报记者称,短期来看,海天业绩弹性其实并不大,主要是其净利润率已经很高,未来提升难度较大。而相比之下,盘子相对较小的加加食品,其产能逐步释放,成长目标明确,目前A股市值仅43亿元,未来扩张的空间较大。

    与此同时,2010年以后,海天开始向高端酱油市场进军,逐步推出价位较高的产品,比如特级金标生抽、味极鲜酱油等,但产品推出后的效果并不明显,在区域性的销量遭遇老对手李锦记阻击力度较大。“近几年,一直走高端路线的李锦记也开始转向大众酱油消费领域,企业间互相抢占市场,应该说未来酱油行业的‘三国杀’局面加剧,海天面临的竞争压力还会增加。”该人士认为。

    除此之外,由于股价发行价位较高,海天登陆A股近两个月来,除去上市前几日股价突破75元大关外,此后一直呈现震荡回调的态势,截至3月27日收盘,该股股价报收66.89元,较51元的发行价位涨幅并不明显。

    前述券商人士认为,从行业前景来看,随着酱油生产企业产能的大幅增加,未来行业竞争将愈加激烈,同时原材料成本提高,处于较高估值的海天味业,一旦业绩受到影响,未来支撑股价持续上涨动力或存隐忧。

    新京报记者 刘溪若 北京报道

【编辑:陈鸿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