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外资机构看衰内地楼市 中概在线地产股受牵连

2014年05月08日 11:08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6日美股市场交易时段,包括搜房(SFUN)、易居中国(EJ)、乐居(LEJU)在内的中概在线地产股全线重挫。分析人士认为,这主要与投资者对中国房地产市场预期疲弱有关。此前野村证券在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已经开始,房地产市场下滑成为中国经济的头号风险。瑞银也认为房地产持续大幅下滑将是未来两年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下行风险,但表示至少在今年内,房市下滑可控。

  外资机构频频预警

  早在今年3月,野村证券就曾发布报告指出,房地产市场下滑是中国经济的头号风险。本周一,野村在一份最新报告中指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已经开始,目前的问题已经不再是是否会调整,而是调整程度有多深。

  野村分析师指出,几乎所有全国范围的房地产市场领先指标都在第一季度下滑,且大多数月度指标下滑速度在逐月加快。中国房地产市场出现大幅调整从而对今年经济增长形成严重威胁的风险正在上升。如果没有额外的政策刺激,预计房地产投资增速的下滑可能拖累中国今年GDP增速下降至6.7%甚至更低的5.8%。

  另一家外资机构瑞银也于7日发布了一份有关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越来越担心房地产面临拐点”,房地产持续大幅下滑将是未来两年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下行风险。

  瑞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在报告中指出,虽然预期近期内决策层不会收紧货币及信贷政策,但在经历了过去五年间杠杆水平的大幅攀升之后,未来几年信贷增长无疑会放缓步伐。这意味着地方政府平台和企业的借贷会更难、投向房地产建设的资金供给将趋紧。此外,国企或将提高分红比率、强化支出纪律,地方政府也已被要求完善预算管理,这些都会对房地产行业带来负面影响。对于开发商而言,获得银行融资的难度增加、对影子银行融资依赖性过高,以及整体融资成本上升都可能导致其更快、更剧烈地调整建设步伐。

  瑞银报告认为,中国政府仍有能力和意愿去缓和房地产下行带来的冲击,包括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放松房地产调控,因此预测房地产下滑可被限制在可控范围内。但瑞银同时预警称,房地产大幅下滑导致2015年中国GDP增速滑坡的风险不容忽视。在居民部门负债率较低的背景下,很难预测房地产下行的幅度。不过金融危机后中国已经经历了一波房地产和基建热潮、且目前整体杠杆率已经较高,政策支持的空间和有效性与2009-2010年相比已比较有限。预计有15%的概率出现房地产市场大幅下滑,从而拖累中国经济增速在2015年降至略高于5%的风险情形。

  在线地产商压力或有限

  受中国内地房地产市场前景不佳的影响,在美国上市的中概在线房地产服务商遭遇重挫。截至6日收盘,搜房股价下跌5.2%,今年以来累计跌幅达到26%;易居中国下跌6.4%,今年以来累计下跌43.5%;乐居下跌4.3%,自4月中旬上市以来累计下跌13.15%。

  不过一些机构分析师仍维持对相关公司较为积极的看法。摩根大通6日发布投资报告,维持搜房股票“增持”评级,同时维持19.60美元的目标股价不变。

  摩根大通分析师指出,一季度中国房地产交易量相对低迷,这意味着今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前景存在不确定因素。在搜房网的三大核心业务中,电子商务最容易受到影响,因为它直接与房地产交易量相关。但鉴于电子商务业务在整体房地产交易中的渗透率还较低,搜房网第一季度业绩受到的负面影响有限。

  分析师表示,中国在线房地产业的垂直化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未来一两年内,推动搜房电子商务业务增长的核心动力是渗透率的提升,而非交易量的提升。因此即便整体房地产市场疲软,搜房的收入仍有望伴随着业务向三四线城市的扩展而提升。预计今年下半年,搜房业务在地域上的扩张以及移动业务贡献上升将弥补电子商务业务的低迷。

  T.H.Capital同样维持搜房“持有”评级以及18美元的目标股价不变。该机构表示中国房地产市场目前正在遭遇发展阻力,尚不清楚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低迷状态会持续多久,但市场整体情绪较为悲观。尽管如此,分析师仍认为中国市场需要搜房的服务,尤其是网络营销和房源发布服务。

【编辑:黄政平】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